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最热闹的节日。每当寒冬渐退,大街小巷挂起红灯笼,家家户户飘出腊肉香,人们就知道——年要来了。
春节是哪天?
春节的时间每年不同,但总在阳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浮动。比如2023年春节是1月22日,2024年是2月10日,2025年则是1月29日。这个“飘忽”的日期,是因为春节按农历计算,固定在正月初一,而农历比阳历每年少11天左右,所以春节在阳历中会“跳来跳去”。
为啥叫春节?
“春”字道出了这个节气的意义。古人把立春当作万物复苏的开始,而春节恰好在立春前后,标志着寒冬结束、生机勃发。虽然北方可能还飘着雪,但人们早已用红对联、鞭炮声和团圆饭,把日子烘得热气腾腾。
怎么过春节?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年味就浓了。北方人要扫房蒸馒头,南方人忙着做年糕;除夕夜全家守岁吃饺子,小孩等着压岁钱;初一穿新衣拜年,初二回娘家……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看完花灯才算过完年。现在很多人吐槽年味淡了,但抢红包、集五福这些新习俗,又让春节换了个方式热闹着。
为啥要团圆?
春节的核心从来不是假期长短,而是“在一起”。农民工挤春运回家,海外游子打视频电话,哪怕只是吃顿简单的年夜饭,也要把缺席的碗筷摆上桌。这种执念,藏在“年”的传说里——古人怕怪兽“年”,后来发现全家聚在一起时它就不敢来,于是团圆成了最灵验的“护身符”。
如今春节的日期依然跟着月亮走,但人们对它的期待从未改变:一顿团圆饭,一句“过年好”,就能让所有奔波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