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却有一个新生命在医院的产房里发出了第一声啼哭。窗外的细雨轻轻拍打着玻璃,仿佛在为新生命奏响欢迎的乐章。
生命的巧合
小夫妻俩从没想过孩子会选在清明节降临。预产期原本在一周后,但凌晨突然发作的阵痛打破了所有计划。丈夫手忙脚乱收拾待产包时,还不小心碰倒了摆在客厅的祭祖供果。去医院的路上,出租车收音机里正播放着清明特别节目,主持人用低沉的声音念着"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产房里的温度
产房里消毒水的气味被妻子攥紧的床单汗湿。助产士说孩子头发浓密得像春日的柳絮,丈夫却盯着监护仪上跳跃的曲线,想起老家坟头新插的柳枝也在雨中摇曳。当婴儿响亮的哭声划破凌晨的寂静,窗外恰好传来早市摊贩卸货的哐当声——生与死,哀与乐,在这个清晨奇妙地交织。
特别的生日
护士抱着襁褓过来道喜:"清明生的孩子,将来肯定聪明又长寿!"这话让产妇想起外婆生前常说的"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婆婆在电话里念叨着要给孩子准备桃木手链,说这日子出生的孩子需要特别护佑。而年轻的爸爸正偷偷搜索"清明节生日怎么过",屏幕上跳出的第一条结果是某地清明祭祖大典的新闻。
双重的意义
出院那天阳光很好,小区里的玉兰花开得正盛。妻子抱着孩子看飘落的花瓣,突然发现清明节除了祭奠,还藏着万物生长的秘密。丈夫在阳台上晾尿布时,看见楼下有人烧纸钱,青烟袅袅升向湛蓝的天空。他们约定以后每年清明,上午带孩子扫墓,下午给他庆生——死亡教会人铭记,而新生让人懂得继续向前。
清明的馈赠
现在孩子已经会摇摇晃晃追小区里的流浪猫了。每次路过便利店门口的金银纸元宝堆,他总想伸手去抓那些亮闪闪的东西。年轻的父母开始教他辨认春天的植物,就像当年他们的父母教他们辨认墓碑上的名字。清明的雨年年依旧,但从此在他们的记忆里,总会混进奶香味的啼哭和温热的奶粉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