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林间小路上,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晃动。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正蹲在灌木丛边,手里攥着半块馒头,小心翼翼地掰成碎屑撒在地上。几只松鼠从树梢探出头,乌溜溜的眼睛盯着食物,尾巴一翘一翘地试探着靠近。男孩屏住呼吸,脸颊因兴奋泛起红晕——这是属于他和小动物们的秘密时光。
天性使然
男孩天生就带着猴儿般的灵动劲儿。出生在申时(下午3-5点)的他,从小就像林间的小精灵,见到树就想爬,遇到水就要蹚。奶奶常说这是"猴时辰"的缘分,孩子骨子里刻着对自然的亲近。确实,当其他孩子抱着平板电脑不撒手时,他却能蹲在蚂蚁窝前观察整整一下午,仿佛那些小生命会和他对话似的。
玩出智慧
树林是他的天然课堂。有次他模仿啄木鸟"笃笃"敲树干,意外发现中空的声响不同,竟带着大人找到了个蜂巢。在追着野兔跑丢鞋的狼狈里,他记住了野草莓丛的位置;被树枝划破衣袖的代价,换来的是分清了漆树和桑树的区别。这些活生生的知识,比绘本上的图画生动百倍。
安全有度
放任不等于放纵。妈妈总会在他口袋里塞包驱蚊膏,爸爸教他认过毒蘑菇的特征。有次他试图学猴子荡藤蔓,结果摔进落叶堆里,被爷爷趁机上了一课:"猴子可会先试探藤条结不结实"。现在他进林前总会检查装备,就像小猎人系紧自己的斗篷。
成长礼物
三年级的作文《我的朋友小松鼠》被老师当范文朗读时,全班都看见了他眼里跳动的光芒。那天他带回的橡果,在窗台上发了芽。如今幼苗已长到半人高,枝干上还缠着当年和小动物们"交换礼物"得来的彩色毛线——那是用三颗玻璃珠从喜鹊那儿换来的。
夕阳西沉时,男孩把最后一点馒头屑撒向空中。扑棱棱的翅膀声中,他哼着歌往家走,裤脚沾着泥点,衣领别着松针,活像刚从童话里走出来的小野人。这样的童年,或许比任何早教班都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