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春节风俗传统有哪些

小编

河南的春节风俗传统有哪些

春节的脚步一近,河南的大街小巷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蒸馒头,孩子们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老人们念叨着年货还缺啥。这片中原大地上的年味儿,像一锅慢火炖煮的老汤,越熬越浓。

扫房祭灶

腊月二十三,河南人叫“小年”。这天最重要的事是祭灶王爷,人们把糖瓜粘在灶君像的嘴上,盼他“上天言好事”。祭完灶,全家老小齐上阵,扫房子、擦窗户,连墙角的老蜘蛛网都不放过,寓意扫走晦气,新年焕然一新。

河南的春节风俗传统有哪些

蒸馍炸货

“二十八,蒸馍炸疙瘩”,河南的主妇们这几天最忙活。蒸枣花馍、豆包,炸麻叶、丸子,厨房里热气腾腾,香味能飘半条街。蒸馍不能裂口,炸货得金黄酥脆,老一辈人说:“年货模样好,来年日子才顺当。”

守岁熬年

除夕夜,全家围坐吃团圆饭,饺子必不可少,有的还会在饺子里包,谁吃到谁有福气。吃完饭不睡觉,叫“熬年”,大人嗑瓜子看春晚,小孩放小鞭炮。等到午夜十二点,鞭炮声震天响,红纸屑铺满院子,像撒了一地红花瓣。

磕头拜年

初一清早,孩子们穿戴整齐,跟着大人去磕头拜年。见了长辈扑通一跪,嘴里喊着“爷爷奶奶过年好”,老人赶紧掏红包,塞一把花生糖果。村里拜年队伍一拨接一拨,笑声能把冬天的寒气冲散。

破五送穷

正月初五叫“破五”,河南人这天一定要吃饺子,叫“捏小人嘴”。垃圾不能往外倒,得堆在墙角,等初五一早“送穷”,把晦气统统扔出去。商铺也选这天开张,放挂鞭炮讨个彩头。

舞龙踩街

正月十五前后,河南各地都有庙会。舞龙队最抢眼,十几米长的布龙上下翻飞,后面跟着踩高跷、划旱船的队伍。小孩骑在爸爸脖子上看热闹,手里举着糖葫芦,小脸冻得通红也不肯回家。

这些老传统,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河南人的春节串成热闹的珠串。如今虽然有人嫌年味淡了,但只要回到老家,闻到灶台上的馍香,听到鞭炮声里的欢笑,就知道——年,从来都没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