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这个时候,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思,仿佛连天地都在为逝去的亲人默哀。今年的清明节恰逢工作日,不少人都在纠结:到底该不该请假去扫墓?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还能不能照办?其实啊,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
能上坟
当然可以去!清明节上坟祭祖是延续千年的传统,只要心里装着对先人的怀念,哪天去都不算晚。现在很多单位都实行弹性休假,提前和同事调个班就行。要是实在抽不开身,下班后去墓园献束鲜花,或者周末提前几天祭扫,心意到了就好。记得去年邻居王阿姨腿脚不便,她儿子就带着平板电脑,通过视频直播让老人在家"云祭扫",这也是一种温暖的创新。
注意三点
今年扫墓要留个心眼:一是查查当地规定,有些山林防火区会限制烧纸;二是错开早高峰,去年清明当天早上七点,西山公墓门口就堵了三公里;三是带好雨具,这季节的天气说变就变。李叔上周去扫墓没带伞,回来就感冒了,这多划不来。
心意最重要
其实祭奠不在于形式多隆重。张奶奶生前最爱吃青团,她孙子每年都摆上自己做的;陈爷爷喜欢听戏,他家孩子就放着《牡丹亭》陪老人说说话。比起烧多少纸钱,这份用心才最珍贵。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忙,但只要记得给先人擦擦墓碑,摆上他们爱吃的点心,这份心意就足够。
清明本就是寄托哀思的节日。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心里记挂着那些离开的亲人,哪怕只是对着远方默默站一会儿,也是最好的祭奠。毕竟,思念从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就像那首老歌唱的:"只要你想念,他们就从未真正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