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初九是哪个节日

小编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当枫叶渐渐染上红晕,家家户户的门前插着茱萸,老人们笑吟吟地登高望远——这熟悉的景象提醒着我们,又到了农历九月初九,这个被中国人世代铭记的特别日子。

重阳佳节

没错,九月初九正是重阳节。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双九相逢更显吉祥,所以这天被称为"重阳"。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在这天登高避灾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节日,从此成为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

农历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初九是哪个节日

敬老传统

这个节日最温暖的内核是敬老。2012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让传统习俗焕发新意。记得小时候,母亲总会在这天带着我回外婆家,我们捧着刚蒸好的重阳糕,看外公把茱萸枝插在门楣上。现在轮到我带着孩子去看望父母,这份孝心的传递,恰如重阳糕上层层叠叠的甜蜜。

登高望远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诗句道出了重阳登高的千年传统。如今在城市里,人们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去年重阳,我跟着小区里的老人们去郊外爬山,八十岁的李奶奶拄着拐杖走在最前面,她说:"登高不是为了看风景,是要证明我们还能看见更高的地方。"

美食记忆

重阳糕是这天必不可少的味道。不同于精致的现代糕点,传统的重阳糕朴实厚重,用糯米粉层层蒸制,中间夹着红豆、枣泥,最上面点缀着青红丝。咬一口,糯米的清香混着微甜的馅料,仿佛把整个秋天的丰收都含在嘴里。邻居张婶每年都会多做几份,送给独居的老人,她说:"糕'高'同音,这是祝福老人们步步高升呢。"

文化新生

现在的重阳节有了更多时代色彩。社区里组织银发登山队,学校开展孝亲主题活动,年轻人则在朋友圈晒出与长辈的合影。我女儿上周回来,神秘兮兮地说要给爷爷奶奶准备"电子重阳礼物"——原来是她用手机软件制作的成长相册。看着父母戴着老花镜,手指笨拙地滑动屏幕却笑得合不拢嘴,我突然明白,传统节日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以新的方式温暖每一代人。

暮色渐浓时,窗外的桂花香愈发浓郁。这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就像重阳糕上那支小小的茱萸,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中国人对生命、对亲情最本真的理解。当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陪长辈说说话,尝尝应节的食物,其实是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血脉里流淌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