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有什么风俗习俗?白露过了会凉快吗?

小编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它不仅是一个气候转折点,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和文化内涵。以下将详细介绍白露的风俗习俗、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白露有什么风俗习俗?白露过了会凉快吗?

祭禹王

在江苏太湖畔,白露时节是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会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清明和白露两祭规模最大,历时一周。

祭禹王不仅是太湖地区的重要民俗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龙眼被认为在白露这一天有大补身体的奇效,益气补脾,养血安神,还能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龙眼在白露时节食用,不仅因其营养价值高,还因其应季特性,有助于调节身体状态,适应季节变化。

喝白露茶

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的茶叶生长旺盛,味道甘醇清香,深受茶客喜爱。白露茶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时机,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养生功效,是秋季养生的佳品。

采集“十样白”

在浙江温州等地,白露时节有采集“十样白”的习俗。这些草药包括白木槿、白毛苦等,用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采集“十样白”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草药的认识和利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气温下降

白露标志着夏季热的结束,天气逐渐转凉。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频繁,导致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气温下降是白露后最明显的气候变化,昼夜温差加大,夜间感到凉意,人们需要注意保暖。

昼夜温差大

白露后,昼夜温差可达8℃—16℃,白天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凉意。昼夜温差大是白露节气的一个显著特点,人们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秋燥

白露时节,空气中的水分被吹干,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俗称“秋燥”。秋燥是白露后的常见气候现象,人们应多食用润燥食物,如梨、蜂蜜、百合等,以缓解秋燥症状。

白露不仅是自然界气温变化的标志,也是文化和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禹王、吃龙眼、喝白露茶和采集“十样白”等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健康的关注。白露后的气候变化明显,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大,秋燥现象明显,人们应注意保暖和润燥,以适应季节变化。

白露节气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逐渐转凉,露水增多。在这个时节,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主要包括:

1. 吃龙眼: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在白露时节成熟,甜美可口,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2. 酿白露酒:在江苏、浙江等地,人们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酒以糯米、高粱等五谷为原料,略带甜味,适合在秋季饮用。

3. 饮白露茶:白露茶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具有独特的甘醇清香。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茶深受老茶客喜爱。

4. 采“十样白”:在浙江温州、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白露时节采集“十样白”(如白木槿、白毛苦等十种带“白”字的草药),与乌骨白毛鸡或鸭子一同炖煮,据说可以滋补身体,去风气。

5. 吃番薯:在浙江文成等地,白露时节吃番薯是一种传统习俗。番薯富含营养,有助于滋补身体。

白露过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秋季,而南方地区则仍处于夏季。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地区:

北方地区

新疆大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部、内蒙古大部以及东北三省:这些地区在白露节气开始时已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早晚天气寒凉,秋意正浓。

京津冀一带、山东、河南、四川盆地、湖北、湖南西部、苏皖北部等地:这些地区在白露节气期间大踏步迈入秋天的门槛,到白露节气结束时,北方大部地区基本都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

南方地区

江南和华南大部:虽然高温最鼎盛的阶段已过,但此时暑热犹存,“秋老虎”偶尔还会反扑,真正的入秋要等到秋分节气以后。

成都:在绵绵秋雨中也将告别暑热,步入秋季。

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热转凉,万物逐渐成熟。以下是白露节气期间常见的农事活动:

1. 收获作物:白露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粱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华北地区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

2. 田间管理: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

3. 施肥:秋天是农田的休耕季节,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民们会在白露时节进行施肥,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4. 果树管理: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如柑橘、葡萄、樱桃等果树的修剪、施肥和病虫防治。

5. 蔬菜种植:白露后的天气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这个时候要培育好壮苗,进行茄果类和绿叶蔬菜的育苗工作。

6. 准备冬种:白露节气后,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低温天气,农民需要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进行浅水勤灌,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