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时,老家堂屋那盏昏黄的灯泡下,三叔公捏着簸箕反复端详的剪影,至今仍刻在我记忆里。村里人说十个簸箕纹的男娃是"凤命",可这传闻就像秋收后场院里的谷壳,风吹得满天飞却没人说得清根底在哪。
簸箕纹的传说
隔壁李婶总爱盯着小孩手掌念叨:"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卖豆腐……"但王木匠家生了十个簸箕纹的儿子时,整个村子都炸了锅。老人说这种纹路是"凤尾纹",注定要栽进凤凰窝的命。可王老汉蹲在磨盘边嗤笑:"俺家三代簸箕手,不照样抡锄头?"
瞎子算命的后话
那年游乡的瞎子刘路过,摸着王家小子的手突然哆嗦:"这命格得配上东南方..."话没说完就被王木匠塞了俩鸡蛋打发走。后来有人发现,瞎子离开时把鸡蛋落在了村口老槐树下——裹着张皱巴巴的黄纸,上面歪歪扭扭画着个带缺口的铜钱图案。
镇上的新学堂
王小子长到十二岁,恰逢镇上建了第一所洋学堂。戴着圆眼镜的周先生在开学礼上说:"手纹是毛细血管形成的,和天上星宿没关系。"台下几个老婆婆听得直撇嘴,倒是那孩子天天蹲操场沙坑里,用树枝画连城片的波浪线。
供销社的奇遇
腊月赶集时,县里供销社来了个收山货的眼镜干部。偶然看见帮父亲抬麻袋的王家小子,盯着他手心就挪不开眼。半个月后,镇上破天荒来了辆绿皮吉普车,说是省城美术学院来招"有特殊观察力"的苗子。
河滩上的对话
临走前夜,王木匠带着儿子坐在河滩上编簸箕。"爹,这柳条明明都一样,为啥编出来的纹路就不相同?"老汉把半成品浸在河水里:"就像十根手指头,长得像,命不同。"月光下,刚编好的簸箕在水面荡出层层涟漪,竟真像凤凰展开的尾羽。
如今那孩子成了陶瓷厂的工艺师,他设计的凤纹釉彩茶具能卖到沿海大商场。村里老人看着电视里的报道直咂嘴:"早说了是凤命..."而当年那张被雨水泡糊的黄纸,始终没人看清上面画的到底是铜钱,还是未完成的凤凰翎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