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信仰中,财神爷是最受欢迎的神祇之一,每逢佳节或开业庆典,人们总会祭拜,祈求财运亨通。关于五位财神爷的生日,各地习俗虽有差异,但核心日期却代代相传。下面就来揭开这个有趣的传统知识——
正月初五迎财神
最广为人知的是"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习俗。这天被认为是武财神赵公明的诞辰,也是文财神比干、范蠡共享的生日。北方地区尤其重视这个日子,商家会早早开门燃放鞭炮,用热闹的仪式"抢财神",寓意新年财源滚滚。
七月廿二祭财神
农历七月廿二是另一位武财神关公的诞辰。这位忠义化身的红脸财神,在南方沿海地区香火极盛。渔民和商人常在这天举行"做牙"仪式,用三牲酒礼祭拜,戏台上还会演出关公戏酬神。
三月十五拜玄坛
赵公明还有个专属诞辰在三月十五。作为道教中的"正财神",道观会举行隆重的"玄坛诞"法会。民间传说这天用红纸写"招财进宝"贴于门窗,能引来"金蛇童子"送财。
六月廿四马王爷
较少人知道的是,被奉为"偏财神"的马王爷(灵官马元帅)生日在六月廿四。这位三只眼的神明掌管意外之财,赌徒和彩民特别信奉。旧时这天要表演"跳财神"傩戏,现在简化为烧"金马驹"纸马。
腊月十六尾牙祭
严格来说腊月十六并非财神生日,但作为年终"尾牙"祭拜日,商家会隆重酬谢财神。闽南地区至今保留着"吃头牙粘嘴须,吃尾牙面忧忧"的谚语,用鸡头朝向决定员工去留的习俗就源于此。
这些诞辰日背后,藏着古人"岁时求财"的智慧。比如正月初五恰逢破五节,寓意打破穷困;七月廿二正值夏收后,体现"以余粮敬财神"的观念。如今虽不再严格遵循古礼,但选个财神诞辰去庙里求个彩头,仍是件充满烟火气的乐事。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都是人间最朴素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