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意义是什么 关于大雪的诗句古诗

小编

大雪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它不仅是一个气候概念,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下将详细介绍大雪节气的意义及与其相关的诗句。

气候特征

大雪节气意义是什么 关于大雪的诗句古诗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6日至8日之间,此时太阳黄经达到255度,标志着天气显著变冷,降水量增多。北方地区常常会出现积雪现象,雪量较大且范围广泛。

大雪节气作为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反映了气温和降水量的显著变化,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这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越冬作物的保护。

物候变化

大雪时节,常见的物候变化包括鹖鴠不鸣、虎始交和荔挺出。鹖鴠因天气寒冷不再鸣叫,老虎开始求偶,而荔挺等兰草则因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这些物候变化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希望。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生命力依然在默默积蓄,等待春天的到来。

习俗与活动

大雪节气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腌肉、封河和赏雪景。家家户户忙着腌制腊肉,北方地区会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则是“雪花飞舞,漫天银色”。

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这些活动,人们不仅在物质上做了准备,也在精神上得到了滋养。

陆游《大雪》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在大雪节气时的景象,突出了雪的厚重和寒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雪景,表现了雪的重量和对房屋的影响,进一步突出了大雪节气的寒冷特征。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江独钓的场景,表现了大雪时节大自然的寂静和寒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地区在大雪时节的景象,突出了雪的厚重和寒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英勇和豪情。

大雪节气不仅是一个气候概念,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通过了解大雪节气的气候特征、物候变化和传统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节气的意义。古代诗人留下的关于大雪的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享受和精神滋养。

大雪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不仅标志着冬季的深入,更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大雪节气习俗的详细介绍:

腌肉

习俗介绍: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文化内涵:这一习俗不仅是为了储备食物以备冬季之需,更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腌制的肉类,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都经过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相传,这一习俗还与古代“年兽”的传说有关,人们为了躲避“年兽”的伤害,每到年底便足不出户,提前腌制好肉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喝红薯粥

习俗介绍: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文化内涵:红薯富含赖氨酸,这是一种大米和面粉中所缺乏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上皮细胞的成熟,还有抗癌的作用。红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养胃的功效,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健康食品。

滑冰嬉戏

习俗介绍:到了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是银装素裹,河流逐渐封冻,形成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景观。而在南方,虽然不如北方那样寒冷,但同样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景象。这一时节,人们可以尽情地在冰面上滑冰嬉戏,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是年轻人最喜爱的户外活动。

文化内涵:滑冰嬉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冬季生活,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冬季运动的喜爱。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在享受冬日乐趣的也增强了体质和家庭社区的凝聚力。

赏雪

习俗介绍:大雪节气时,人们会外出赏雪、堆雪人、打雪仗,享受冬日乐趣。

文化内涵:赏雪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冬季特有的气候和文化的一种体验。通过赏雪,人们可以感受到冬天的静谧与壮美,同时也是一种放松身心、增进亲情和友情的好方式。

大雪节气时,适合家庭做的美食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

1. 羊肉火锅:羊肉性温,能够温补脾胃,驱散体内寒气,是冬日里驱寒暖身的佳肴。

2. 红薯粥: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是暖胃又暖心的美食。

3. 莲藕炖排骨:莲藕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能够清热解暑,润肺止咳,排骨则富含蛋白质和钙质,能够滋补身体。

4. 糖醋排骨: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能够刺激味蕾,提振食欲,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钙质。

5. 红枣糯米糕:红枣富含铁质和维生素C,能够补血养颜,增强免疫力,糯米则富含淀粉和多种矿物质,能够健脾暖胃。

6. 酒酿汤圆:酒酿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汤圆则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口感软糯,能够温暖脾胃。

7. 热红酒:红酒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和矿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热红酒既能驱寒又能暖身。

8. 核桃酥饼:核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能够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酥饼则是由面粉和油脂制成的,口感香脆可口。

9. 鲫鱼汤:鲫鱼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能够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鲫鱼还具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

以下是关于大雪的古诗:

1. 《江雪》 - 柳宗元(唐)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2. 《夜雪》 - 白居易(唐)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3. 《对雪》 - 高骈(唐)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

4. 《大雪》 - 陆游(宋)

```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

5. 《终南望余雪》 - 祖咏(唐)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6. 《大雪》 - 元稹(唐)

```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

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

黄钟随气改,鴳鸟不鸣时。

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

```

7. 《十一月朔大雪节早见雪》 - 陶宗仪(明)

```

狂风昨夜吼棱棱,寒压重衾若覆冰。

节气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

```

8. 《大雪歌》 - 李咸用(唐)

```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

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

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

```

9. 《临清大雪》 - 吴伟业(清)

```

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

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

```

10. 《雪诗》 - 张孜(唐)

```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