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回娘家好吗 初三回家情况如何

小编

正月初三,阳光懒洋洋地爬上门槛,空气中还飘着昨晚鞭炮的硫磺味。街坊邻居提着红彤彤的礼盒匆匆走过,老张家媳妇抱着娃小跑赶路——这光景,一看就知道是"回娘家"的日子到了。

初三宜回门

老一辈常说"初二是女婿日,初三是姑娘节",这话一点不假。你看村口的王婶,天没亮就起来蒸年糕,就等着三个闺女拖家带口回来。初三回娘家最合适,既避开了除夕的忙碌,又躲过了初二的应酬,这时候娘家人也都闲下来了,能好好说说话。李大爷家去年初三没等到女儿,后来才知道改到初五才回,结果碰上亲戚来拜年,母女俩连句体己话都没顾上说。

路上挺顺畅

现在交通可比从前方便多了。城里工作的张伟开着新车,载着媳妇孩子,走高速半小时就到岳母家。高铁站里穿红棉袄的小夫妻拖着行李箱,手机扫码就能改签车票。不过要记得避开上午9点到11点这个高峰时段,刘阿姨上周就堵在高速上,带到娘家的糖醋鱼都凉了。

礼物有讲究

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的年轻人正发愁:烟酒太俗气,保健品怕买错。其实带两瓶自家酿的米酒,包几斤现做的芝麻糖最暖心。隔壁单元的小夫妻去年拎着进口水果,结果老人舍不得吃都放坏了。今年改带婆婆最爱吃的山楂糕,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团聚乐融融

厨房里飘出油炸丸子的香味,孩子们围着茶几抢砂糖橘。表姐掏出手机教姥姥视频通话,二叔拉着女婿下象棋。这时候最忌讳抱着手机不撒手,楼上周家儿子去年光顾着打游戏,把老丈人气得直咳嗽。现在学乖了,主动帮丈母娘剥蒜择菜,老人家眼里都是笑。

返程要趁早

下午四点多,村口就开始有车发动。不是不想多待会儿,主要是得避开晚高峰。赵老师一家去年贪嘴多吃了碗汤圆,结果遇上大雪封路,半夜才到家。现在学聪明了,三点半就告辞,后备箱里塞满腌好的腊肉和冻饺子,后视镜里还能看见老人站在路口挥手的身影。

初三回娘家好吗 初三回家情况如何

暮色渐浓时,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起来。那些带着娘家味道的汽车尾灯,在蜿蜒的村道上连成一条温暖的星河。这初三的回门礼啊,就像刚出锅的年糕,黏连着两代人的牵挂,甜糯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