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立冬时辰吉凶一览表查询,描写立冬节气的诗词有哪些?

小编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这一天,北风渐起,寒意渐浓,大地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古人对立冬有着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描写这一节气的诗词佳作。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些充满诗意的文字。

立冬的诗意

立冬时节,万物开始收敛,古人常以诗词表达对这一节气的感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早冬》中写道:“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虽然已是冬季,但江南的景色依然如春天般美丽。这种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

另一位唐代诗人元稹则在《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中写道:“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短短两句,便将立冬时节的寒冷与冰水的清冽描绘得淋漓尽致。

立冬的民俗

立冬不仅是自然界的转折点,也是民间习俗的重要节点。古人认为立冬是进补的好时机,“立冬补冬”的习俗流传至今。在北方,人们习惯吃饺子;在南方,则喜欢炖汤进补。这些习俗不仅是为了御寒,更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宋代诗人陆游在《立冬日作》中写道:“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诗人依然乐观地面对寒冬。这种豁达的心态,也是古人应对冬季的一种智慧。

立冬的自然景象

立冬时节的自然景象也常被诗人写入诗中。唐代诗人杜甫在《小至》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虽然天气寒冷,但冬至之后阳气渐生,春天也就不远了。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与期待。

宋代诗人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写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叶凋零、菊花残败的景象虽显萧瑟,但“傲霜枝”三字却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立冬的情感寄托

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古人情感寄托的载体。唐代诗人王维在《山中与幽人对酌》中写道:“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虽然山中寒冷,但与知己对饮的温暖却足以驱散寒意。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则在《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写道:“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西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勾起了诗人的孤独之感。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读者感同身受。

2025年立冬时辰吉凶一览表查询,描写立冬节气的诗词有哪些?

立冬的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更蕴含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表达。无论是白居易的“可怜冬景似春华”,还是苏轼的“菊残犹有傲霜枝”,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这一节气的独特理解。今天读来,这些诗句依然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