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四溢的午后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木质茶台上,几只青瓷茶碗泛着温润的光。这家开在街角的茶店没有华丽的招牌,却总让人忍不住驻足——门楣上只悬着一块朴素的木匾,上面写着三个字:清心居。
店名由来
"清心居"的老板老陈是个爱茶如命的人。他说:"喝茶不是为了解渴,是让心静下来。"开店前,他试过几十个名字,最后选了最朴素的这个。"清心"二字,既是茶的本味,也是他想带给客人的感受——像春风吹过山涧,烦闷自然就散了。
一茶一世界
店里没有复杂的分类,只按季节供应四五种茶:春有龙井嫩芽,夏存茉莉香片,秋藏老白茶饼,冬煮陈年普洱。老陈常说:"好茶就像老朋友,不用多,懂你的最珍贵。"客人进门,他先递一杯清水漱口,再按天气推荐茶品。雨天配滇红暖胃,晴日泡碧螺春醒神,这份体贴让熟客们成了"清心居"的活招牌。
留白的智慧
店面装修极简:白墙、原木架、几幅手写茶诗。没有Wi-Fi密码贴在墙上,老陈笑称:"现代人缺的不是网络,是发呆的勇气。"角落里摆着客人留下的茶具,有人出差半年回来,杯子还摆在老位置。这种"不着急"的氛围,反而让忙碌的都市人找到了喘息的空间。
茶暖人情
常有人问:"这么小的店能赚钱吗?"老陈指着墙上的"茶钱随喜"牌子说:"二十年前我师父教我,茶道就是人道。"学生来写作业,他只收十元茶费;环卫工路过歇脚,总有免费的热茶。去年疫情,他每天煮防疫茶放在门口,匾额下多了块邻居送的小木牌:"清心即福"。
尾声:茶凉了,心满了
傍晚打烊时,老陈照例烧水烫壶。问他店名谁题的字,他擦着杯子笑:"哪有什么名家,是我女儿小学时写的。"原来最简单的"清心"二字,早就在岁月里泡出了醇味——就像这家店,不争不抢,却让每个路过的人,带走了满心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