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姐是村里出了名的能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爱找她张罗。她总爱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手腕上戴着一对磨得锃亮的银镯子,走起路来叮当作响,老远就能听见她的笑声。要说她身上最显眼的标志,还得数眉心那颗朱砂痣——像颗熟透的枸杞似的,衬得她整个人都透着股精神气儿。
眉心朱砂痣
那颗红艳艳的痣就长在两道眉毛正中间,有绿豆大小。村里老人常说这是"观音痣",主富贵吉祥。花姐自己也格外爱惜,每天洗脸都要对着镜子擦得干干净净。说来也怪,自打她三十岁那年痣颜色突然变深后,她家的小杂货铺生意就越来越红火,现在都开成镇上最大的超市了。
银镯不离手
那对雕着缠枝莲的银镯子,是花姐出嫁时婆婆给的传家宝。三十多年过去,镯面早被磨出了温润的光,内侧还刻着"平安"两个小字。夏天她挽起袖子干活时,镯子跟着手腕上下翻飞,在阳光下亮闪闪的,常惹得小媳妇们眼馋。有次邻居家孩子发高烧,她当场褪下镯子刮痧救人,后来那家人非要给钱,她摆摆手说:"银器养人,越用越灵。"
蓝布褂口袋
花姐那件蓝布褂看着普通,右边口袋却总是鼓鼓囊囊的。里头装着薄荷糖、针线包、创可贴,还有用红布包着的三枚铜钱。谁家孩子哭闹,她就变戏法似的摸出颗糖;谁家媳妇急着缝扣子,她立马递上穿好线的针。最神的是那三枚道光年间的老铜钱,村里人办大事都爱借去压箱底,说是沾沾她的福气。

嗓门亮堂
隔着二里地都能听见花姐打招呼的声音,像清晨树梢上的喜鹊,脆生生地能传出老远。有年元宵节舞龙灯,扩音器突然坏了,她站在田埂上喊了一嗓子,半个村子的人都听见了"吃汤圆喽——"。这大嗓门还救过人呢,去年发洪水时,就是她站在房顶上喊醒了睡熟的刘老汉一家。
脚底生风
别看她六十出头的人了,走起路来还跟年轻时一样风风火火。纳的千层底布鞋半个月就能磨破,儿子给她买的运动鞋嫌太软和,说穿着使不上劲。村里谁家有事,她总是第一个赶到,裤脚上沾着泥点子就跑来了。有次帮人追跑丢的鸭子,愣是踩着田埂跑得比小伙子还快。
如今花姐的银镯子传给儿媳妇了,蓝布褂也换成了羽绒服,只有那颗朱砂痣还是红艳艳的。每天清晨,她依然雷打不动地站在超市门口,用亮堂堂的嗓门招呼着来来往往的乡亲。要我说啊,这些标志早就不单是长在她身上,更像刻在了整个村子的记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