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三送灶神,老话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恭恭敬敬把灶王爷送回天庭,可具体该准备些什么?别急,咱慢慢道来。
糖瓜粘嘴
首当其冲就是糖瓜!黄澄澄的麦芽糖做成小瓜模样,趁热吃能拉出老长的丝。老辈人说这是给灶王爷甜甜嘴,让他“吃人嘴软”,到了玉帝跟前光说咱家好话。小时候总偷掰糖瓜吃,被奶奶笑着拍手:“馋猫!这是给灶王爷留的!”
三碗清茶
供桌上得摆三杯热茶,茶叶梗竖起来才算吉利。有一年我用矿泉水糊弄,外婆急得直跺脚:“灶王爷要喝热乎的!冷水怎么暖人心?”原来这茶是让灶神路上解渴,喝完心里暖和,汇报时自然多说好话。
新扎秫秸马
去年邻居张叔提前半个月就扎起了高粱秆马,马背上还黏着纸糊的小褡裢。我笑他太讲究,他神秘兮兮地抖抖马尾巴:“灶王爷骑马上天比你坐高铁还快哩!”后来才知,这秫秸马是灶神的“专车”,马尾巴上要缠红绳,代表一路顺风。
五色糯米糕
我娘每年都蒸五层糯米糕,红豆、绿豆、桂花、芝麻、枣泥层层叠叠。蒸笼一揭开,甜香扑得满屋都是。她说五色代表金木水火土,灶王爷吃着五谷丰登的糕,明年准保咱家粮仓满满。记得有回蒸糊了底,我爹打趣:“这下灶王爷该记咱家黑账喽!”
三根线香
供桌前得插三炷香,那青烟袅袅往上飘,就像给灶王爷指路。有年风大香老是灭,急得我妈拿蒲扇挡着风口:“香火断了可不吉利!”后来才知道,这烟气就是凡人给神仙发的“信号弹”,得飘得又直又高才好。
一缕灶糖丝
供完的糖瓜要掰下一块,在灶台上拉出长长的糖丝。奶奶边拉边念叨:“丝越长,福越长。”这糖丝得留到除夕,等灶王爷回来看着开心。儿时总忍不住舔一口,那黏糊糊的香甜味儿,到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咂嘴。
最后的讲究藏在细节里:送神时全家都得在场,连猫狗也不能少;撕下来的旧灶神像要焚化,那纸灰飞得越高越吉利。这些年搬进楼房,年轻人觉得麻烦,可楼上李奶奶照样年年摆供桌。她说:“现在是不缺吃喝,可这份心意,灶王爷替咱记着呢!”
您瞧,这些朴素的准备里,藏着的都是老百姓盼平安、求美满的念想。虽说“二十三糖瓜粘”成了顺口溜,可那份把日子过甜的用心,才是传承千年的真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