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扫墓祭祖,空气中弥漫着纸灰和思念的味道。老李头蹲在坟前拔杂草时,突然想起女婿小王去年欲言又止的模样,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外姓人到底该不该来上坟呢?
当然可以
其实在大多数地方,女婿给岳家上坟非但不是忌讳,反而是值得称赞的孝心。就像隔壁张婶家,她女婿每年清明都扛着铁锹来帮忙修整坟茔,临走前还会认真摆上老丈人生前爱吃的猪头肉。村里人都夸这是"半个儿"的礼数,说明女婿把妻子的娘家真正当成了自己家。
讲究方式
不过具体操作上还是有些小门道。比如我们这边讲究女婿上坟要跟在儿子后面行礼,祭品可以由女儿准备但得由女婿亲手摆放。记得前年村东头刘家就因为女婿抢在舅哥前头烧纸,闹得差点掀了供桌。现在他们家学乖了,女婿总带着两瓶好酒先到舅哥家汇合,兄弟俩有说有笑一起去坟地。
心意最重
我认识个在上海工作的年轻人,每年清明都专门请假回妻子老家。有次听他念叨:"其实我连老丈人的面都没见过,但看着媳妇在坟前掉眼泪,就觉得该来。"这话实在,上坟说到底就是个心意。就像清明节吃的青团,皮子再好看,不如里头豆沙馅儿甜到心里去。
特殊情况
当然也有些例外情况。比如我表妹嫁到南方某个宗族观念特别强的地方,那边就明确说"女婿不上坟,上坟损风水"。遇到这种传统特别顽固的,硬要较劲反而伤感情。后来他们家就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女婿负责在祠堂门口摆放鲜花,真正的坟前祭拜还是由本家子弟完成。
暮色渐浓时,老李头拍掉裤腿上的泥土,摸出手机给女婿发了条语音:"小王啊,下周六带着妞妞一起来上坟吧,你妈炸了蒿子粑粑..."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坟头新插的柳枝在春风里轻轻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