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天气不仅会影响航空航班的起降,还会对凌汛产生严重的危害。以下将详细探讨大雪天气对凌汛和航空航班的影响。
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
冰塞通常发生在封冻期,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持续时间较长,逐步抬高水位,对工程设施及人类有较大的危害。冰塞的形成会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上升,可能引发洪水,对河岸边的居民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
冰坝通常发生在解冻期,常发生在流向由南向北的纬度差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水位骤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冰坝的突然形成和崩溃会对下游地区造成巨大的洪水冲击,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冰压力引起的危害
冰压力是冰直接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包括由于流冰的冲击而产生的动压力,由于大面积冰层受风和水剪力的作用而传递到建筑物上的静压力及整个冰盖层膨胀产生的静压力。冰压力会对桥梁、水坝等建筑结构造成损害,特别是在温度变化剧烈时,冰层的膨胀和收缩会对建筑物产生额外的应力,可能导致结构失效。
能起飞的情况
在大雪天气中,飞机能否起飞主要取决于航空公司的技术、机型性能和机场保障能力。例如,山东航空在暴雪中通过使用HUD(平视显示器)技术和EVS(增强视景系统)成功实现了起降。
现代航空技术通过先进的导航和显示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恶劣天气对航班起降的影响,但仍需综合评估天气条件和技术能力。
不能起飞的情况
如果降雪严重导致跑道积雪、能见度低、侧风过大等情况,航空公司可能会取消或延误航班。例如,部分航班因暴雪延误或取消。大雪天气对航班起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见度低和跑道条件差,航空公司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飞行安全。
大雪天气对凌汛的主要危害包括冰塞和冰坝引起的洪水以及冰压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对于航空航班,是否能在大雪天气中起飞取决于航空公司的技术、机型性能和机场保障能力。现代航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恶劣天气的影响,但仍需综合评估各种因素以确保飞行安全。
大雪对交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路积雪和结冰:大雪会导致道路表面覆盖厚厚的积雪,甚至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形成结冰,严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积雪和结冰会使路面变得非常滑,增加车辆打滑和失控的风险。
2. 交通管制和封闭:为了应对大雪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对受影响的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甚至封闭部分高速公路或国省道。例如,甘肃省和青海省的部分高速路段因大雪和结冰实施了交通管制。
3. 行车速度减慢:在大雪天气中,驾驶员需要降低车速以确保安全。积雪和结冰的路面条件要求驾驶员采取更加谨慎的驾驶方式,如“降速、控距、亮尾”等措施,这会导致整体交通流量减慢,通行效率降低。
4. 交通事故风险增加:由于路面湿滑和能见度降低,大雪天气中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显著增加。特别是长途驾驶和高速行驶时,车辆失控、追尾等事故更为常见。
5. 公共交通受影响:大雪不仅影响公路交通,还会对铁路和航空运输造成影响。铁路可能会出现轨道积雪、列车晚点等问题,而航空则可能因能见度低和跑道结冰而取消或延误航班。
6. 出行计划受阻:大雪天气会迫使人们改变出行计划,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对于必须出行的人员,需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和交通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携带防滑链、备用车辆等。
预防大雪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关注天气预报:
及时了解降雪的时间、强度和范围,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通过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计划,避免在降雪高峰期外出。
2. 储备应急物资:
提前储备必要的食品、饮用水和药品,以应对突发情况。
准备手电筒、蜡烛及其他应急照明设备,以备停电情况。
3. 防寒保暖:
在户外活动时,穿着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羽绒服、毛衣等。
注意头部、手部和脚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是热量散失的主要通道。
定期活动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冻伤。
4. 确保出行安全:
在出行前,了解路况信息,特别是道路是否结冰、积雪等情况。
如果路况不佳,尽量避免驾车出行,选择公共交通或步行等相对安全的方式。
必须驾车出行时,保持车速稳定,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等操作。
5. 注意居家安全:
确保取暖设备质量可靠,并遵循使用说明书上的操作要求,防止火灾等安全隐患。
定期检查屋顶的承重情况,必要时请专业人员除雪,避免屋顶坍塌造成伤害。
6. 防范地质灾害:
及时关注冰雪天气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掌握避险防灾的基本知识。
加强对陡坡、陡崖的巡查,发现异常,及时撤离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在景区游玩时,避免在陡崖下拍照留影、漫步。
7. 保护特殊人群:
老年人和儿童需要得到额外的照顾和关注,确保他们在寒冷天气中保持温暖。
大雪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大雪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1. 设施农业受损:
大雪可能导致温室大棚和拱棚设施坍塌,造成蔬菜、水果等作物受损。
设施内的作物可能因低温和湿度过高而发生冻害和病害。
2. 冬小麦受冻:
已经进入返青期的冬小麦可能因大雪和低温而受到冻害,叶片和茎秆容易受损。
积雪过厚可能压断小麦茎秆,影响后期生长。
3. 果树受损:
大雪可能导致果树枝条折断,尤其是已经开花的果树,花朵受冻会影响坐果。
果树花期受威胁,可能导致减产。
4. 田间积水:
大雪过后,田间可能积水,影响作物根系呼吸,增加病害风险。
应对措施
1. 设施农业加固与修复:
及时清扫大棚积雪,修复破损的棚膜和骨架,防止垮塌。
在大棚内增加保温措施,如覆盖草帘、使用加热设备。
2. 冬小麦管理:
及时清理积雪,减轻对小麦的压力。
雪后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
对于受冻严重的地块,及时补种或改种其他作物。
3. 果树管理:
雪后及时清理折断的枝条,修剪伤口并涂抹保护剂。
对于受冻的花朵,可以喷施防冻剂(如芸苔素内酯)或叶面肥,促进恢复。
4. 田间管理:
及时清理田间沟渠,排除积水,防止作物根系因长时间浸泡而腐烂。
对于露地蔬菜、果树等若出现冻害,可剪除受冻枝叶,喷施叶面肥促进恢复。
5. 病虫害防控:
雨雪后湿度高易引发灰霉病、霜霉病等,及时喷施杀菌剂预防。
清除田间病株、残叶,减少病原菌滋生。
6. 与技术支持:
加强监测预警与田间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冻害等灾害情况。
联系当地农技部门,获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