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2025年春运几号开始几号结束高速免费吗

小编

2025年春运的时间安排和高速免费政策是许多返乡和出行的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关于2025年春运的详细信息,包括开始和结束时间、高速免费时段、交通预测以及出行建议。

开始和结束时间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共40天。

春运时间跨度为40天,涵盖了春节前后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内的人员流动量极大,交通压力显著。

春节假期安排

春节假期从1月28日(除夕)到2月4日(正月初七),共8天。

春节假期的安排与春运时间重叠,这段时间内的高速公路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进一步增加了道路拥堵的风险。

免费时段

2025年春节期间的高速免费时段为1月28日0时至2月4日24时。

高速公路免费时段与春节假期完全重叠,这8天的免费政策有助于减轻出行者的经济负担,但也可能导致高速公路在除夕和初七的拥堵。

免费通行车辆

免费通行政策适用于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

免费政策主要针对小型客车,这符合春节家庭出行的特点,有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出行高峰时段

春运期间,预计全国高速出程高峰为1月18日(腊月十九)、1月19日(腊月二十)以及1月25日(腊月廿六),返程高峰将出现在2月3日(正月初六)、2月4日(正月初七)的14时至19时。

高峰时段的预测有助于公众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避免在高峰期出行,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出行压力。

易拥堵路段

春节期间,易拥堵路段包括G4京港澳高速韶关段、G65包茂高速贺州段、G2京沪高速泰州段等。

易拥堵路段的预测有助于公众提前规划绕行路线,避开交通高峰,确保出行顺利。

安全驾驶

自驾出行应提前了解交通路况、天气预报和安全提示,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路线,尽量错峰出行。出行前要提前检查车况,驾车时要集中精力,不分心驾驶,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

安全驾驶是春运期间最重要的注意事项,避免因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引发交通事故,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充电准备

春运期间,新能源汽车车主应提前规划好充电路线,避免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排队充电。可以使用国家电网开发的手机应用“e充电”制定充电方案。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设施的完善和智能管理将有助于缓解充电焦虑,提高出行便利性。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共40天。春节期间的高速免费时段为1月28日0时至2月4日24时,涵盖春节假期。预计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和民航客运量将创历史新高。建议公众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避免高峰期出行,提前规划好充电路线,确保安全驾驶。

2025年春运期间高速公路的免费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假期,具体如下:

免费时段:2025年1月28日(除夕)00:00至2月4日(正月初七)24:00,共计8天。

2025年高速公路在其他节假日的免费时间安排如下:

清明节:4月4日00:00至4月6日24:00,共3天。

劳动节:5月1日00:00至5月5日24:00,共5天。

国庆节:10月1日00:00至10月8日24:00,共8天。

2025年春运的起止日期为2025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共计40天。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2025年1月8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2025年春运将从1月14日开始,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预计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到90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春运期间,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自驾出行

安全驾驶:保持合理车速,不超速、不随意变道,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特别是在雨雪天气或夜间行车时,要留出更长的刹车距离。

避免疲劳驾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建议每隔两小时在服务区短暂休息。

提前规划路线:驾车出行前,要提前查看地图或使用导航规划好行车路线。

注意天气变化:春运期间可能会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行车时要降低车速、控制距离,不急打方向、不急踩刹车。

高铁出行

购票提醒:通过铁路官方渠道购票,认准12306官方网站和铁路12306官方App。

提前到场:提前到达车站,办理乘车手续,避免错过班次。

乘车安全:在车厢内要遵循乘客守则,照看好随身行李。

民航出行

提前了解航空公司要求:准备好有效身份证件,避免在登机时的麻烦。

春运2025年春运几号开始几号结束高速免费吗

注意行李规章:谨防因不慎携带违禁物品造成麻烦。

遵守飞行安全指引:系好安全带,切勿在飞机起降时随意活动。

乘坐客运车辆

选择正规营运客车:不要乘坐站外揽客拼团“”、超员客车,不要搭乘轻型货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非载客车辆。

全程系好安全带:确保乘车安全。

共享出行

选择正规平台:使用经过认证的共享出行平台,维护自身权益。

车内安全:车上要系上安全带,保持与司机的良好沟通。

健康防护

疾病预防:随身携带口罩,在封闭场所全程佩戴。勤洗手,无法洗手时用免洗洗手液。

身体舒适:长时间乘车、乘机,准备靠枕、颈枕、毛毯,提升舒适度。久坐后适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