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窗台上,邻居家传来锅铲碰撞的声响,老张蹲在楼道口抽着烟,突然扭头问我:"你说这人啊,到底能不能改掉天生的臭脾气?"这个问题像颗石子,扑通一声掉进了生活的池塘里。
本性难移
老张媳妇总嫌他说话像放炮,结婚三十年都没改过来。上周社区调解员来家访,他嘴上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又因为垃圾袋没扎紧和保洁吵得整栋楼都能听见。就像我家阳台那盆仙人掌,浇水多了烂根,旱着又蔫巴,怎么伺候都带着刺儿。人骨子里那点东西啊,跟指纹似的,磨掉了还得长回来。
环境塑形
不过菜市场卖豆腐的李婶倒是变了个人。从前她嗓门大得能震碎玻璃,自从孙子出生后,现在说话都带着棉花糖的软乎劲。有次看见她蹲在摊位后面,用气声哄孩子睡觉的模样,活像换了副嗓子。这让我想起被河水冲刷的鹅卵石,再硬的棱角也经不住日复一日的打磨。
习惯成自然
巷口修车的老王最有意思。年轻时是个一点就着的炮仗性子,现在顾客再刁难都笑呵呵的。有回我亲眼看见他被人冤枉偷换零件,居然还能边拧螺丝边哼小曲儿。问他秘诀,他抹着机油说:"假装斯文装了二十年,现在不装也像真的了。"原来脾气这东西跟老茧似的,磨着磨着就厚了。
关键在念头
对门陈老师的故事最启发人。抑郁症最严重那年,她硬是逼自己每天找出三件高兴事记在本子上。开始像挤快用完的牙膏,后来竟真能对着摔碎的鸡蛋笑出声。她说就像给心里装了开关,虽然出厂设置没变,但学会了随时调光。
晚风把烟灰吹散的时候,老张突然掐灭烟头:"得,明天开始我也学陈老师记本子。"我看着他被夕阳拉长的影子,忽然觉得,或许性格就像揉面团,虽然材料还是那些材料,但经过不同手法揉捏,总能蒸出不一样形状的馒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