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张灯结彩、吃汤圆、猜灯谜,热闹非凡。但这个传统节日里,其实藏着不少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和忌讳,有些至今仍被重视。下面就来聊聊这些有趣的习俗,看看你知道几个?
忌打碎器物
正月十五最怕摔碗砸盘,老人说这会"破运",一年财运可能受影响。万一不小心打碎了,要赶紧念"岁岁平安"化解。这天端碗拿杯要特别小心,尤其是孩子玩闹时,大人会反复提醒。
忌借钱讨债
元宵节讲究"钱财不外流",这天借钱给别人,象征整年财气流失;而讨债则可能把自家好运"讨没"了。所以再急的事,长辈也会劝你等过了十五再说。
忌穿破衣旧鞋
新年穿新衣的讲究延续到元宵,破洞衣服或掉底的鞋子代表"漏财"。哪怕不买新衣裳,至少也要穿戴整齐。有些地方还会特意穿红色内衣袜,图个喜庆吉利。
讲究全家吃汤圆
汤圆代表团圆,这天哪怕再忙,全家也要聚在一起吃。煮汤圆时不能数个数,怕"数穷";盛碗要成双,单数不吉利。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做法不同但寓意一样。
讲究点亮灯火
从古时候"燃灯敬佛"演变而来,现在家家户户挂灯笼、点蜡烛。老人说灯火能驱晦气,特别是卧室灯要亮到后半夜。现代人改成开小夜灯,既省电又不违传统。
忌讳杀生见血
有些地方这天忌动刀剪,连鸡鸭都不宰杀。传说月圆夜阴气重,见血易招不祥。现在虽没那么严格,但讲究的家庭会提前备好食材,元宵节当天只做现成的。
讲究走百病
晚饭后一定要出门走走,叫"走百病"或"散百病"。尤其要过三座桥,据说能甩掉病灾。现在变成全家逛灯会的理由,边走边看热闹,确实比宅家健康。
忌说不吉利话
"死"、"穷"、"病"这些字眼绝对不能提,小孩说漏嘴要马上"呸"三声。大人聊天也会避开负面话题,多聊发财、健康、学业之类的吉祥事。
其实这些讲究忌讳,核心都是图个平安顺遂。现代人可能觉得有些迷信,但换个角度看,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小规矩,让传统节日更有仪式感。只要不过于较真,遵守几个也无妨,权当给生活添点趣味。今年元宵节,不妨试试老传统,说不定能发现不一样的年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