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下了一场小雨,空气里还带着泥土的湿润。李阿姨凌晨惊醒时,枕巾已经湿了大半——她梦见去世三年的父亲穿着那件藏蓝色中山装,正坐在老房子的藤椅上笑眯眯地剥橘子,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花白的鬓角上跳跃,连手背的老年斑都清晰得像是昨天才见过。
思念的投射
这样的梦李阿姨做过不止一次。有时是父亲在厨房炖她最爱的萝卜牛腩,砂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有时是老人拿着蒲扇在院子里给她指天上的星座。心理老师张大姐常说,这些场景都是记忆里最鲜活的碎片,就像用旧相册里掉出来的彩色照片,大脑会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拿出来翻看。特别是逢年过节路过干货店,闻到桂皮八角的味道,当晚准能梦见父亲。
未完成的心愿
去年清明上坟时,李阿姨蹲在墓碑前突然想起件旧事:父亲走前半个月,曾念叨着想尝尝新开的广式茶楼。当时她觉得病人吃虾饺不好消化,答应等出院再去,没想到成了永远的遗憾。后来有次梦里,她看见父亲坐在茶楼卡座朝她招手,桌上摆着晶莹剔透的虾饺,醒来发现枕头都是潮的。邻居王奶奶说得实在:"活人欠的念想,死人会在梦里来讨。"
潜意识的提醒
上周女儿带外孙来看她,小朋友玩闹时碰倒了电视柜上的相框。李阿姨擦着父亲遗像的玻璃,突然想起梦里老人总在修补漏雨的屋顶。第二天她果然在储藏室发现被白蚁蛀空的房梁,惊出一身冷汗。这些梦像老房子墙上的裂缝,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在提醒那些被日常琐事掩盖的重要事。
情感的延续
现在李阿姨学会在梦里和父亲对话了。老人说那边不用吃降压药,她就把家里的药箱收拾得整整齐齐;父亲抱怨坟前松树挡阳光,她第二天就带着剪刀去修枝。社区心理咨询师小周说,这其实是活着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情感,就像总担心远行亲人吃不饱穿不暖,非得做点什么才踏实。
晨光透过纱窗照进来,李阿姨把父亲最爱的君子兰搬到阳台。花盆底下压着张字条,是她半夜梦醒时写的:"爸,今天超市有新鲜枇杷,我买些做成您喜欢的冰糖罐头。"她知道,那些在梦里重逢的温暖,不过是藏在心底的爱换了个样子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