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婚俗中,"三天回门"是新婚夫妇婚后第三天回娘家探亲的重要仪式。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对娘家的尊重,也寄托了家人对新婚生活的美好祝愿。回门虽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但其中蕴含的讲究和细节却不少,尤其是回门时带的礼物,更是马虎不得。下面就来详细聊聊三天回门的讲究和需要准备的东西。
回门的由来
三天回门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认为,女子出嫁后便成了夫家的人,但娘家依然是她的根。为了让新婚夫妇不忘本,也为了让娘家人放心,婚后第三天要回娘家一趟。这一传统延续至今,成为婚礼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门的时间
回门的时间是婚后第三天,但也有地方会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比如,如果婚礼当天是周末或节假日,可能会顺延一天。无论怎么调整,回门的时间都不会拖得太久,以免显得不够重视。

回门的准备
回门前,新婚夫妇需要提前和娘家人沟通好时间,避免临时变动引起误会。还要准备好回门的礼物。礼物的选择既要体现心意,又要符合传统习俗。
带什么礼物
回门时带的礼物通常以实用和吉祥为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项:
1. 烟酒茶糖:这是传统的“四色礼”,寓意生活甜蜜、幸福长久。烟酒代表尊敬,茶糖则象征甜蜜。
2. 水果:可以选择苹果(平安)、橙子(吉祥)等寓意好的水果,避免带梨(谐音“离”)。
3. 糕点:比如月饼、蛋糕等,象征团圆和美满。
4. 红包:如果娘家有小孩或长辈,可以准备一些红包表示心意。
需要注意的是,礼物的数量最好是双数,因为双数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吉利。
回门的穿着
回门时穿着要得体大方。新娘可以穿红色的衣服或旗袍,象征喜庆;新郎则可以穿西装或中式服装。虽然不用像婚礼当天那么隆重,但也不能太随意。
回门的礼仪
到了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长辈问好并送上礼物。吃饭时要注意礼节,比如长辈先动筷、不要挑食等。饭后可以陪家人聊聊天,分享新婚生活的点滴。
注意事项
1. 避免空手:空手回门会被认为不礼貌。
2. 时间不宜太晚:尽量在中午前到达娘家,以示尊重。
3. 不要留宿:传统上认为新婚夫妇不能在娘家过夜。
三天回门不仅是习俗的延续,更是亲情的纽带。通过这个小小的仪式,新婚夫妇既能表达对娘家的感恩之情,也能让两家人更加亲近。希望每一对新人都能用心对待这一传统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