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熊朝帝解签

小编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叶梦熊的穷书生,背着破包袱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来到京城。他站在巍峨的宫门前,望着朱红大门上碗口大的铜钉,手心全是汗——这个寒门学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因一支签文卷入惊天动地的朝堂风云。

签文藏玄机

叶梦熊在城隍庙抽到支上上签,签文写着"鲤鱼跃龙门,白衣换紫袍"。卖豆腐的老张头看了直拍大腿:"这是要做大官啊!"谁知这话被路过的太监听见,第二天早朝,皇帝竟当着百官的面问:"听说有人抽中了帝王签?"

叶梦熊朝帝解签

君臣暗较量

御书房里,万历皇帝用杯盖拨着茶叶末:"叶爱卿觉得,这签文是吉兆还是凶兆?"叶梦熊后背发凉——去年有个县令因"祥瑞"之说被贬岭南。他忽然看见窗外有麻雀啄食,脱口道:"就像这小雀,吃饱了是吉兆,糟蹋粮食就是凶兆。"皇帝手里的茶盏"咔"地轻响。

三问定乾坤

次日皇帝连抛三问:"天下什么最重?""读书为何?""为官之道?"叶梦熊答得朴实:"百姓的饭碗最重,读书为明理,当官要像老农种地——踏实。"话音刚落,首辅张居正突然笑出声:"陛下,这倒像您当年说的'治国如煮粥,火候急了会糊'。"

柳暗花明处

三个月后,叶梦熊被派去管漕运。有次河道淤塞,他带着衙役跳进齐腰深的淤泥里挖沟。岸上老船工嘀咕:"这官儿怎么像头老黄牛?"这话传到京城,皇帝在奏折上朱批:"牛能耕田,亦能负重,甚好。"后来黄河决堤,正是叶梦熊主持的疏浚工程保住百万亩良田。

多年后辞官归乡,叶梦熊在日记里写道:"那支签其实没说全——鲤鱼跃过龙门,还得游过激流险滩。"他种的柿子树结满果实时,京城传来消息:当年那支"帝王签",原是御膳房总管买通庙祝做的局,为的是转移皇帝对案的注意。叶梦熊听完,把柿子分给邻居们,就像当年在堤坝上分姜汤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