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如何立遗嘱

小编

婚姻是人生的重要契约,而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往往牵动着两个家庭的情感与利益。当生命走向终点时,如何通过遗嘱妥善安排共有财产,既体现对配偶的关爱,又兼顾其他家庭成员的合理权益,成为许多夫妻需要深思熟虑的法律课题。本文将系统探讨夫妻共同财产立遗嘱的核心要点,帮助读者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财产传承的真实意愿。

共有财产界定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财产,原则上属于共同所有。立遗嘱前必须明确区分:房产登记为"共同共有"的整套房屋不可直接分割处置;婚后继承或受赠未明确给个人的财产也属共有范畴。建议提前整理房产证、银行流水、股权证明等材料,必要时可进行婚前/婚后财产公证。

遗嘱形式要件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立遗嘱

夫妻共同遗嘱需满足基本法律要求:自书遗嘱应全文手写并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需两名无利害关系见证人。特别注意,2021年《民法典》新增打印遗嘱形式,但要求每页都需夫妻双方和见证人签名。若涉及境外财产,还需考虑公证或海牙认证等特殊程序。

处置权限划分

对于共同财产,夫妻单方仅能处置自己享有的份额。常见方案有:①先约定财产分割比例再各自立遗嘱;②共同遗嘱中明确"一方去世后,生存方取得全部财产,待双方均去世时再由指定继承人继承"。第二种方案需注意《民法典》第1143条关于共同遗嘱变更的限制性规定。

特殊财产处理

公司股权处置建议同步修改公司章程;保险受益人变更需另行通知保险公司;对于尚未还清贷款的房产,需在遗嘱中明确月供承担方式。若涉及未成年子女继承,应当设立遗嘱信托或指定监护人,避免财产被不当处置。

遗嘱执行保障

建议指定专业律师或公证处作为遗嘱执行人,同时保留:①财产清单及凭证复印件;②近亲属关系证明;③精神状况鉴定报告(针对高龄立遗嘱人)。定期(建议每3-5年)检查遗嘱内容是否与最新财产状况、家庭结构变化相匹配,必要时可订立补充遗嘱。

通过科学规划夫妻共同财产遗嘱,既能避免身后纠纷,也是对家人负责任的体现。值得强调的是,遗嘱并非冰冷的法律文件,而是凝聚着夫妻智慧与温情的最后嘱托。在专业法律框架入人文关怀,才能让财产传承真正成为爱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