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的“三书六礼”是中国古代婚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和睦的追求。以下将详细介绍“三书六礼”的具体内容和寓意。
聘书
聘书是男方向女方提出订亲的书信,表示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的意愿。聘书通常在纳吉(过文定)时使用,纳吉是指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表示求婚的仪式。
聘书作为订婚文书,具有法律效力,象征着双方家庭的承诺和婚姻的正式确立。它不仅是对男女双方情感的确认,也是两个家族联姻的开始。
礼书
礼书是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婚礼中所需礼物的种类和数量。礼书在纳征(过大礼)时使用,纳征是指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送交聘礼的仪式。
礼书不仅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也是对未来配偶的珍视和疼爱。通过详细的礼物清单,体现了男方家庭的诚意和对婚姻的重视。
迎书
迎书是男方在迎娶新娘时所用的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迎书标志着新郎对新娘的正式邀请和迎接,也是对新娘的深情承诺。
迎书象征着新郎对新娘的深情厚意和对新娘家庭的尊重,是现代结婚证的前身,具有重要的法律和社会意义。
纳采
纳采是男方家庭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的仪式。男方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方,女方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方的情冱。
纳采作为六礼之首,不仅是男方对女方的真诚追求和对女方家庭的尊重,也是两个家庭联姻的开始,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问名
问名是男方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并将女方的生辰八字带回男方家中,以便日后占卜吉凶。问名阶段主要目的是了解女方姓氏和生辰八字,防止同姓近亲婚姻。
问名环节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婚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通过卜算八字来确定婚姻的吉凶,确保婚姻的和谐与长久。
纳吉
纳吉是在问名后将双方生辰八字拿去占卜,然后将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纳吉也称过文定,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式。
纳吉环节通过占卜确认双方的八字相合,象征着婚姻的吉祥和幸福,是订婚的重要步骤,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婚姻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纳征
纳征是男方将聘书和礼书送到女方家,标志着订婚阶段的结束。纳征通常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男方会请女性亲戚会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
纳征环节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标志,体现了男方对女方的爱护与尊敬,也显示男方家庭的财势和对婚姻的承诺。
请期
请期是男方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方的同意。请期体现了男方对女方的尊重,以及双方家庭对婚姻的共同期待。请期环节通过择定吉日,确保婚姻在最适合的时机举行,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婚姻的尊重和对家庭和谐的重视。
亲迎
亲迎是婚礼六礼中最后一个程序,在结婚吉日,新郎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
亲迎环节是婚礼的高潮部分,体现了新郎对新娘的深情厚意和对新娘家庭的尊重,是整个婚礼仪式的总结和升华。
“三书六礼”作为中国古代婚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家庭和睦的追求。通过详细的礼仪和文书,确保了婚姻的正式确立和双方的承诺。尽管现代社会对这些礼仪进行了简化,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结婚三书六礼中的“三书”具体指聘书、礼书和迎书。
1. 聘书:即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的文书。在纳吉(过文定)时使用,男方家交予女方家的书柬。
2. 礼书:即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详细列明聘礼的种类及数量。在纳征(过大礼)时使用。
3. 迎书:即迎娶新娘之书,是结婚当日(亲迎)男方接新娘过门时交给女方的文书。
“纳采”和“纳征”是古代中国婚姻六礼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在婚姻程序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纳采
定义:纳采是婚姻六礼中的第一礼,指的是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庭正式求婚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男方会派遣媒人携带礼物到女方家中提亲,如果女方家庭同意,男方会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意义:纳采标志着婚姻程序的开始,是男方表达结婚意愿的初步行动。
纳征
定义:纳征是婚姻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在这个环节,男方家会将聘礼送到女方家,表示婚姻正式成立。
意义:纳征是婚姻程序中的关键步骤,标志着婚约的正式确立。男方通过赠送聘礼,表达对女方的尊重和承诺,同时也是对婚姻的正式确认。
区别
阶段不同:纳采是婚姻程序的开始,而纳征则是婚姻程序中的关键确认步骤。
目的不同:纳采主要是男方表达结婚意愿的初步行动,而纳征则是通过赠送聘礼正式确认婚姻。
象征意义不同:纳采象征着婚姻的开始和男方的求婚意愿,而纳征则象征着婚姻的正式确立和双方家庭的承诺。
结婚“三书六礼”在现代社会的演变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演变
1. 简化与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促使人们追求高效与简约,婚俗亦不例外。新人们不再拘泥于繁琐的传统礼节,而是选择简化流程,将重点聚焦于爱情的真挚表达。
例如,现代婚礼中,聘书、礼书和迎书等文书形式已经简化,甚至被结婚证所取代。纳采、问名、纳吉等仪式也多被简化或合并,如将问名并于纳采,纳吉省去等。
2. 文化融合与创新:
现代婚俗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承载着当代人对爱情与婚姻的独特诠释。例如,西式婚礼的引入使得婚礼形式更加多样化,婚礼现场布置、婚纱礼服等也更加个性化。
在一些城市,新人们选择举办小型婚礼,仅邀请至亲好友,在温馨雅致的环境中,新人郑重许下相伴一生的诺言。
3. 地域差异与保留:
尽管现代婚俗形式多变,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和特定文化背景下,传统的“三书六礼”仍然被保留和延续。这些地区的人们仍然重视聘礼、请期、亲迎等传统仪式,认为这些仪式能够增强婚姻的庄重感和家族的凝聚力。
二、意义
1. 文化传承与认同:
“三书六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即使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仪式仍然被视为对祖先文化的传承和对婚姻的尊重。
通过保留和传承这些传统仪式,人们能够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文化传承。
2. 情感表达与家庭责任:
传统婚俗中的仪式如纳采、纳吉、纳征等,不仅是对婚姻的郑重承诺,也是对家庭责任的体现。这些仪式能够帮助新人和家庭在情感上达成共识,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责任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仪式在构建稳定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仪式可以成为情感的锚点,帮助伴侣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彼此的归属感。
3. 社会和谐与价值观:
传统婚俗中的“三书六礼”强调婚姻的庄重与神圣,体现了对婚姻的尊重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价值观,人们能够在婚姻中找到更深层次的意义,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