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娜基莉”是2019年第24号台风,其生成和移动路径对南海及华南沿海地区产生了显著影响。了解台风的定义、形成原因、路径和影响,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台风带来的灾害至关重要。
台风的定义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通常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中心风力超过12级。它是由温暖的海水、低气压区和地球自转共同作用形成的。台风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暖的海水和低气压区域。这些条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变得更加复杂,影响了台风的频率和强度。
台风的形成原因
台风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关键条件:海水温度高于26.5°C、低气压区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温暖的海水蒸发形成低压区,低气压区吸引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运动,释放热量,进一步增强气旋。
这些条件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热带气旋。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防范台风。
台风路径
台风“娜基莉”在生成后,最初向东移动,随后在南海中部回旋少动,8日开始向西移动,强度逐渐加强,预计10日趋向越南南部沿海。“娜基莉”的路径较为奇特,主要受冷空气和海洋环流的影响。这种路径使得台风对南海及华南沿海地区的风雨影响更加显著。
影响
台风“娜基莉”给南海及华南沿海地区带来了强风和暴雨,相关海域的风力达到6-10级,阵风11-13级,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山洪和地质灾害。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对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如山洪和地质灾害,需要特别注意防范。
和相关部门的措施
和相关部门应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这些措施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居民和船舶的安全。
居民的防范措施
居民应储备足够的食物、饮用水和药品,加固门窗,收起阳台上的物品,避免高空坠物伤人,密切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居民的有效防范措施能显著提高自身在台风中的安全性,减少因台风带来的灾害风险。
台风“娜基莉”的生成和移动路径对南海及华南沿海地区产生了显著影响。了解台风的定义、形成原因、路径和影响,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台风带来的灾害至关重要。和居民都应高度重视台风防范工作,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台风“娜基莉”的路径和强度预测如下:
台风“娜基莉”路径预测
初始位置:2024年11月6日,台风“娜基莉”生成于南海东南部海域,中心位于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兴岛)东南方约560公里处。
移动方向:预计“娜基莉”中心将在南海东南部海域回旋少动,8日开始将明显向偏西方向移动。
登陆地点:预计“娜基莉”将在越南一带登陆。
台风“娜基莉”强度预测
初始强度:2024年11月6日,“娜基莉”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
强度变化:预计“娜基莉”强度将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12级,33-35米/秒)。
强度达到峰值的时间:预计“娜基莉”将在10日前后达到最强强度,并在越南富安省沿海登陆。
台风的命名规则是由国际气象组织(WMO)下属的台风委员会制定的,旨在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提供一个统一且易于识别的命名系统。以下是关于台风命名规则的详细信息:
台风命名规则
命名由来: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最初由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提出,他用人名来命名热带气旋,以便于公开讨论。1945年,西北太平洋地区开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最初只使用女性名字,1979年起改为男女名字交替使用。1997年,WMO台风委员会决定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并从2000年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命名方法:目前使用的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由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些名字被分为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循环使用。命名表中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的含义,如“茉莉”、“玫瑰”、“珍珠”等。
命名使用:台风的实际命名工作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当热带气旋被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日本气象厅会根据命名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704号热带风暴的英文名为“Man-Yi”,中文名为“万宜”。
台风命名的特殊情况
名字的永久命名: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个名字。必须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
命名表的调整:在特殊情况下,如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命名表也会进行调整,以确保不会与其他台风同名。
台风来临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
居家准备
1. 关注台风预警信息:
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了解的防台行动对策。
2. 加固房屋:
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3. 储备应急物品:
准备必要的食物、饮用水、药品以及应急灯、手电筒、移动电源等应急物品。
4. 搬移易坠物品:
将阳台、窗台、屋顶等处的花盆、杂物等及时搬移到室内。
将低洼地段、江河边等易涝房屋内的家具、电器、物资等及时转移到高处。
5. 检查电路和燃气设施:
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确保手机电量充足。
6. 车辆停放:
将车辆移至高处停放,避免停在路边障碍物下或有积水的路边,提前检查雨刷、灯光及电路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人员转移
1. 危旧房屋居民:
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的居民,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2. 低洼地区居民:
处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转移。
其他注意事项
1. 取消户外活动:
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室内大型集会,避免外出。
2. 防范触电:
不要靠近广告牌、树木、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物体,更不要在其下方逗留。
如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千万不要接近,更不要用手去触摸。
3. 清理排水管道:
及时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畅通,以防家中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