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彩礼钱最好什么时候给 结婚彩礼给多少合适

小编

结婚彩礼是中国传统婚嫁习俗的一部分,关于彩礼的给予时间和金额一直有很多讨论。以下是关于结婚彩礼给钱的最佳时间和金额的详细解答。

订婚日

订婚日是许多地区认为给彩礼的最佳时间。在这一天,双方家庭都会在场,且亲朋好友共同见证,象征着诚意和尊重。订婚日给彩礼不仅仪式感强,还能让女方家庭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嫁妆,减轻其经济负担。

结婚前

如果没有订婚仪式,男方可以在结婚前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将彩礼送到女方家。这种方式灵活,适应性强,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日子,以确保双方家庭都能接受。

婚礼前一天

在婚礼前一天给彩礼也是一种选择,尤其是当双方没有订婚仪式时。这种方式可以让彩礼在婚礼当天一目了然,增加婚礼的隆重感。这种方式可能会让女方家庭在婚礼当天忙于准备,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彩礼。

数额范围

彩礼的数额因地区、家庭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而异。彩礼金额在6-12万元之间较为常见。

吉利数字

选择吉利数字如10001元(万里挑一)、6888元(顺发)等,被认为寓意吉祥,容易得到双方家庭的认可。吉利数字不仅符合传统习俗,还能体现男方家庭的诚意和对女方家庭的尊重。

注意事项

彩礼不应成为婚姻中的金钱交易,而应以爱情和尊重为基础。双方家庭应协商确定彩礼金额,避免给任何一方带来过重负担。现代社会中,彩礼的数额逐渐趋于理性,双方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当地习俗合理确定彩礼金额,避免盲目攀比。

结婚彩礼的给予时间和金额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当地习俗来确定。订婚日是较为理想的时间,彩礼金额则应根据双方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协商结果来决定。无论选择何时给彩礼,最重要的是保持诚意和尊重,确保彩礼的金额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

关于结婚彩礼钱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结婚彩礼钱最好什么时候给 结婚彩礼给多少合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2条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彩礼规定》)第二条重申了这一规定,明确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 彩礼的认定范围

彩礼的定义:彩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主要指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对方(主要指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

不属于彩礼的情形:包括一方在节日、生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时点给付的价值不大的礼物、礼金;一方为表达或者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性支出;其他价值不大的财物。

3. 彩礼返还的情形

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彩礼应当予以返还。

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如果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彩礼也应当予以返还。

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如果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离婚时给付人可以请求返还彩礼。

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如果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且共同生活,但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4. 诉讼主体资格

婚约财产纠纷: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离婚纠纷:离婚纠纷中,一方提出返还彩礼诉讼请求的,当事人仍为夫妻双方。

结婚彩礼钱和嫁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

彩礼:彩礼是男方在结婚前赠与女方的礼金或聘金,通常在订婚时给予,象征着男方对女方的尊重和对婚姻的承诺。

嫁妆:嫁妆是女方家庭为女儿准备的结婚用品,如家具、家电、衣物等,通常在女儿出嫁时带到男方家中,象征着女方家庭对女儿的支持和祝福。

来源

彩礼:彩礼通常由男方家庭提供,金额和形式因地区和家庭经济状况而异。

嫁妆:嫁妆由女方家庭提供,可能包括现金、物品或其他形式的财产,具体取决于女方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当地习俗。

法律性质

彩礼:彩礼被视为男方对女方的赠与,若婚姻未能成立,男方有权要求返还彩礼。

嫁妆:嫁妆被视为女方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取决于嫁妆的给予时间和双方的约定。

社会文化意义

彩礼:彩礼在传统上被视为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补偿,反映了男方对婚姻的重视。

嫁妆:嫁妆则体现了女方家庭对女儿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女儿在婚后生活中更好地独立。

现代变化

彩礼:现代社会中,彩礼的形式和金额逐渐简化,更多体现为象征性,且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增强,彩礼的强制性减弱。

嫁妆:嫁妆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物品外,还包括现金、汽车、股票基金等,更多地是为了帮助新人在婚后能够更好地组建家庭。

中国不同地区的结婚彩礼钱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受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习俗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地区的彩礼金额范围:

高彩礼地区

江西:普遍30万-38万,部分农村地区高达50万以上,且需新房首付、三金(金饰)等。

福建:20万-50万(闽南地区偏高),附加要求房产、“三金”或“五金”。

浙江:15万-30万(浙南如温州、丽水较高),部分家庭要求“两头婚”(不嫁不娶)。

江苏:20万左右,部分地区要求“万紫千红一片绿”(约18万)。

山东:约13万(“三斤百元人民币”),传统习俗:“万紫千红一片绿”(约15万)。

中等彩礼地区

辽宁:20万-21万,需购车或新房。

甘肃:13万-15万,附加要求车房或高额嫁妆。

河北:15万-30万,农村与城市差距较大。

上海:10万-18万,附加要求房产(部分区域要求独立婚房)。

湖南:12万-25万,部分家庭要求男方购房。

低彩礼或特殊习俗地区

西藏:普遍1万左右,全国最低。

重庆:城区多数不收彩礼,仅少数家庭象征性收取“万里挑一”(10001元)。

广东:1万-4万,注重男方综合能力而非彩礼。

海南:2万-6万(需双数金额,避讳数字4)。

云南:3万-6万,部分地区仅要求简单仪式。

彩礼金额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彩礼金额普遍较高,如江西、福建、浙江等。

文化传统:部分地区彩礼金额受传统习俗影响较大,如“万紫千红一片绿”等。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彩礼金额可能更高。

城乡差异:农村地区彩礼金额普遍高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