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剧一团,即广东省潮剧院一团,是潮剧艺术的重要代表团体。以下将详细介绍该团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著名演员和代表剧目,以及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荣誉。
成立背景
创建与改制:广东潮剧一团始建于1956年,最初为广东省潮剧团。1958年12月,广东潮剧院成立后,该团成为广东潮剧院的第一演出团。
人才汇集:剧团成立之初,汇集了多路精英,包括姚璇秋、张长城、陈学希等知名演员,并从汕头戏曲学校和其他演出团体抽调新生力量,保持剧团的活力和严整阵容。
剧团性质与职能
示范与研究中心:广东潮剧一团不仅是一个演出团体,还承担着示范、培养和研究潮剧艺术的职能,是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文化交流:剧团立足潮汕城乡,巡回全国各地,并多次赴国外演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早期发展
成立初期:广东省潮剧团成立于1956年8月1日,由吴南生亲自主持创建,汇集了潮剧各行当的知名艺人和一批青年演员。
剧目与演出:成立初期演出的剧目包括《荔镜记》、《苏六娘》等长剧和一批折子戏,如《辩本》、《扫窗会》等。
改革发展
潮剧改革:在吴南生的倡导下,潮剧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包括废除童伶制、改编传统剧目、创作新剧目等,至195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改革。
晋京演出:1957年,广东省潮剧团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辉煌成就
获奖剧目:剧团先后创作了多部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剧目,如《张春郎削发》、《终南魂》、《陈太爷选婿》等,这些剧目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国际演出:剧团多次赴柬埔寨、泰国、美国、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演出,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荣誉
文华奖:剧团的《陈太爷选婿》在1994年获得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剧用奖。
曹禺戏剧奖:潮剧《葫芦庙》在2000年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并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获得多项奖励。
国际影响
文化交流:剧团多次赴国外演出,受到广泛好评,提升了潮剧的国际影响力。
荣誉剧目:潮剧《东吴郡主》在2005年获得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并被文化部授予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
广东潮剧一团自1956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逐渐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潮剧表演团体。剧团不仅创作和演出了众多优秀的剧目,还在国内外多次获奖,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潮剧一团的主要演出剧目包括:
经典剧目:《陈三五娘》、《辞郎洲》、《苏六娘》、《火烧临江楼》、《辩本》、《扫窗会》、《闹钗》、《柴房会》、《闹开封》、《张春郎削发》、《终南魂》、《陈太爷选婿》、《烟花女与状元郎》、《葫芦庙》、《德政碑》、《东吴郡主》等。
近期演出剧目:《李商隐》、《五福连》、《春草闯堂》、《草桥结拜》、《金花女》、《穆桂英招亲》、《八宝与狄青》等。
广东潮剧一团在潮剧界拥有众多重要的艺术家和演员,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艺术家和演员:
1. 姚璇秋:潮剧表演艺术家,曾在一团工作,是潮剧界的泰斗之一。
2. 张长城:潮剧表演艺术家,曾在一团工作,擅长老生角色。
3. 陈学希:潮剧表演艺术家,曾在一团工作,是国家一级演员,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4. 郑健英:潮剧表演艺术家,曾在一团工作,是国家一级演员。
5. 陈秦梦:潮剧表演艺术家,曾在一团工作,擅长花旦角色。
6. 孙小华:潮剧表演艺术家,曾在一团工作,擅长青衣角色。
7. 许仁敬:潮剧表演艺术家,曾在一团工作,擅长小生角色。
8. 李义鹏:潮剧表演艺术家,曾在一团工作,擅长老生角色。
现役的主要演员:
1. 林燕云: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潮剧院一团团长,第29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以女小生行当闻名。
2. 张怡凰:国家一级演员,曾获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3. 林初发: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潮剧院传承室副主任,曾获多个省级奖项。
4. 吴奕敏:国家一级演员,擅长青衣和花旦角色。
5. 陈鸿飞:国家一级演员,擅长老生和小生角色。
6. 陈幸希:国家一级演员,擅长丑角角色。
7. 李四海:国家一级演员,擅长老生角色。
8. 黄映伟:国家一级演员,擅长花脸角色。
9. 翁松梅:国家一级演员,擅长老旦角色。
广东潮剧一团,原为广东省潮剧团,成立于1956年,1958年广东潮剧院成立后,该团成为潮剧院的第一演出团。以下是该团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或转折点:
1. 1956年:广东省潮剧团成立,这是剧团发展的起点。
2. 1958年12月25日:广东潮剧院成立,由广东省潮剧团和源正、怡梨、玉梨、赛宝、三正潮剧团合并而成,广东潮剧团成为潮剧院的第一演出团。
3. 1957年:潮剧首次晋京汇报演出并在京沪杭公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4. 1959年:广东潮剧院一团赴香港演出,这是剧团首次走出国门。
5. 1960年:中国潮剧团到柬埔寨王国访问演出,这是剧团首次出国访问演出。
6. 1993年:剧团作品《陈太爷选婿》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奖”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剧用奖。
7. 2000年:剧团作品《葫芦庙》获“2000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填补了潮剧在此项目上的空白。
8. 2005年:剧团作品《东吴郡主》获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编剧一等奖、导演一等奖、音乐一等奖、舞美·人物造型设计一等奖、表演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6—2007年度)“精品提名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