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干支查算表!出生时辰怎么看天干地支

小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时辰干支是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仅用于历法,还与命理学、风水学等密切相关。每个人的出生时辰都对应着特定的天干地支,这些组合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转,还被认为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何根据出生时辰查算对应的天干地支呢?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一方法。

时辰干支查算表!出生时辰怎么看天干地支

时辰干支的起源

时辰干支源于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发展。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两小时,并以地支(子、丑、寅、卯等)命名。天干(甲、乙、丙、丁等)与地支结合,形成六十甲子的循环系统。这种计时方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还被广泛应用于命理预测中。

十二时辰与地支对应

十二时辰的地支固定不变,具体如下:

- 子时(23:00-01:00)

- 丑时(01:00-03:00)

- 寅时(03:00-05:00)

- 卯时(05:00-07:00)

- 辰时(07:00-09:00)

- 巳时(09:00-11:00)

- 午时(11:00-13:00)

- 未时(13:00-15:00)

- 申时(15:00-17:00)

- 酉时(17:00-19:00)

- 戌时(19:00-21:00)

- 亥时(21:00-23:00)

天干的确定方法

天干的确定需要结合出生日的日干来计算。根据“五鼠遁”口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日干:首先找到出生日的日干(通过万年历查询)。

2. 应用口诀:根据日干选择对应的口诀。例如,日干为甲或己,子时的天干为甲;日干为乙或庚,子时的天干为丙。

3. 推算时辰干支:从子时的天干开始依次推算其他时辰的天干。

举例说明

假设某人的出生日为“乙丑日”,时间为“午时”(11:00-13:00)。根据口诀“乙庚丙作初”,子时的天干为丙,依次推算出午时的天干为壬。“午时”对应的干支为“壬午”。

现代工具的应用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人通过手机应用或在线工具直接查询出生时辰的干支。这些工具通常基于万年历和算法自动计算,大大简化了传统的手工推算过程。

干支与命理的关系

在八字命理中,出生时辰的干支被称为“时柱”,它与年柱、月柱、日柱共同构成一个人的八字命盘。时柱被认为代表晚年运势和子女缘分,因此在命理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

注意事项

1. 真太阳时的校正:由于现代使用北京时间作为统一标准,但不同地区的实际太阳时间存在差异。在精确计算时需要转换为真太阳时。

2. 节气的划分:农历月份以节气为界,例如立春为正月之始。在跨节气出生的人需特别注意月份的划分是否准确。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查算出出生时辰的天干地支。这一古老的时间记录方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现代人了解自身命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