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冬至进九是什么时候,进入到数九寒天

小编

冬至日期

2025年冬至的具体日期是2025年12月21日。

进九时间

从冬至当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因此2025年冬至进九的时间从2025年12月21日开始。

寒气渐退,大地回春

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阶段,历经“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极寒,至“九九”时已迎来暖意。

昼夜温差大

在数九寒天期间,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寒潮频繁,气温波动明显。

气象特点

数九寒天通常在“三九”和“四九”时段最冷,这段时间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达到最大值,气温最低。

传统习俗

数九寒天期间,民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如“九九歌”和“九九消寒图”,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养生建议

在数九寒天期间,适宜食用温补食物如羊肉、红枣、桂圆等,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现代生活的影响

虽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但数九寒天这一传统习俗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提醒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也要关注自然规律,顺应时节。

2025年冬至进九的时间从2025年12月21日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数九寒天将持续到2026年3月11日。数九寒天的气候特点包括寒气渐退、昼夜温差大,最冷的时段通常在“三九”和“四九”。数九寒天不仅是一个计时方式,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智慧,通过各种传统习俗和养生建议,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生活的热爱。

2025年的冬至是在2025年12月21日,具体时辰为23时02分48秒,农历为冬月初二。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根据天文历法,冬至的时间每年都会有所变化,通常在12月21日至23日之间。2025年的冬至不仅是128年来最早的冬至,而且农历和阳历日期“同步”,即冬至发生在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一和阳历的12月21日。

数九寒天的日期范围是从2024年12月21日开始,到2025年3月11日结束。具体来说,数九寒天的九个阶段及其日期如下:

一九:2024年12月21日-2024年12月29日

二九:2024年12月30日-2025年01月07日

三九:2025年01月08日-2025年01月16日

四九:2025年01月17日-2025年01月25日

五九:2025年01月26日-2025年02月03日

六九:2025年02月04日-2025年02月12日

七九:2025年02月13日-2025年02月21日

八九:2025年02月22日-2025年03月02日

九九:2025年03月03日-2025年03月11日

2025年冬至节气,中国各地有许多传统习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吃饺子:

北方习俗:在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是一项重要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看到百姓因寒冷冻伤耳朵,便在冬至用羊肉、辣椒等驱寒药材煮成汤,将羊肉等切碎包成耳朵形状的饺子施舍给百姓,人们吃后耳朵得以痊愈。此后,每逢冬至,人们就模仿张仲景的做法包饺子吃,寓意驱寒保暖、增强体力,也象征着团圆与吉祥。

2. 吃汤圆:

南方习俗:在南方地区,冬至吃汤圆是普遍的传统。汤圆用糯米粉制成,内馅有红豆沙、芝麻糊等多种口味,外形圆润,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冬至这一天,南方家家户户都会煮汤圆食用,部分地区还会将汤圆祭拜祖先或神灵,以表敬意与祈福。

3. 祭祖:

冬至祭祖是中华民族传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早在唐宋时期,冬至便已成为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会亲临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们则在家中向逝去的父母先辈祭拜,缅怀与敬仰之情。

4. 九九消寒:

冬至过后,我国各地进入“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人们会通过画九九消寒图等方式来记录“数九”的进程,期盼着寒冬过去,春暖花开。

5. 吃羊肉:

羊肉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温补身体、驱寒保暖的功效,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人们都喜爱在冬至这一天购买羊肉,炖煮羊肉汤或制作羊肉菜肴来食用,以补充元气、增强免疫力。

6. 吃赤豆糯米饭:

这是江南水乡冬至的传统习俗。相传共工氏的儿子死后变成疫鬼残害百姓,而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煮赤豆糯米饭吃,用以驱邪避鬼、防灾祛病,同时也寓意着平安与吉祥。

2025年冬至进九是什么时候,进入到数九寒天

7. 酿米酒:

在苏州地区,冬至有酿米酒的习俗。米酒由糯米经过发酵而成,口感香甜、香气宜人。冬至时节喝酒酿,不仅可以驱寒保暖、增强体质,更寓意着团圆与幸福。

8. 吃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