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在这一天,民间流传着许多禁忌和忌讳,老人们常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些习俗虽看似迷信,却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下面就来聊聊除夕晚上有哪些事情不能做,以及背后的讲究。
1. 不说不吉利的话
除夕晚上,全家团聚时最忌讳说“死”“病”“穷”等不吉利的字眼。比如“这菜太难吃了”“今年又没钱了”之类的话,都会被长辈制止。人们认为,这些话会带来霉运,影响新年的运势。除夕夜要尽量多说吉祥话,比如“恭喜发财”“年年有余”等。
2. 不扫地倒垃圾
除夕晚上不能扫地或倒垃圾,尤其是往外倒水、倒垃圾。民间传说这一天家里的财气和福气会聚集在一起,如果扫地或倒垃圾,会把好运扫走或倒掉。所以很多家庭会在除夕前彻底打扫干净,除夕当天就不再动扫帚了。
3. 不打碎东西
除夕晚上要格外小心碗碟、杯子等易碎物品。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老人们会赶紧说一句“岁岁平安”来化解不祥之兆。因为“碎”与“岁”谐音,虽然听起来是好事,但打碎东西本身还是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4. 不关灯睡觉
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全家人要熬夜迎接新年。即使睡觉了,也要留一盏灯亮着。这盏灯被称为“长明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寓意新的一年家庭兴旺、前途光明。
5. 不吵架哭闹
除夕是团圆的日子,最忌讳家人之间发生争吵或孩子哭闹。人们认为这一天如果吵架或哭闹,会影响家庭和睦一整年。家长会尽量哄孩子开心,夫妻之间也会避免争执。

6. 不吃药看病
除非万不得已,除夕晚上最好不要吃药或去医院看病。民间认为这一天吃药或看病会带来一年的病痛和不顺。如果是急病或特殊情况还是要以健康为重。
7. 不穿破旧衣服
除夕夜要穿新衣或整洁的衣服过年。穿破旧衣服会被认为是对新年的不尊重,也可能带来贫穷的暗示。因此很多人会在年前准备好新衣服,寓意辞旧迎新。
8. 不借钱讨债
除夕晚上忌讳借钱给别人或向别人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借钱或讨债会影响财运,“欠债过年”更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债务问题一般会在年前解决。
这些禁忌虽然看似繁琐甚至有些迷信,但它们背后寄托的是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希望家庭和睦、健康平安、财源广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习俗已经逐渐淡化,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幸福的向往依然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