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高山族的禁忌,必须收藏起来

小编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总称,拥有丰富的文化和禁忌习俗。了解这些禁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山族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普遍意义的禁忌

视觉禁忌:包括禁忌遇见横死者及其葬地、遇见动物交尾等。

触觉禁忌:如禁忌接触神物、接触死者的器物等。

行为禁忌:如禁忌排气、打喷嚏、同族等。

特殊禁忌

性别禁忌:女人不能接触男人使用的猎具与武器,如弓、箭、枪、矛等;男性不能接触女人使用的织布机和生麻。

场合禁忌:在、捕鱼及农忙期间,禁止与女性同房;成人在会所受训期间,禁止与女性接触;在捕鱼、出猎或祭祀期间,家里不能断火;祭祀期间不能吃鱼等。

生育禁忌:禁忌生双胞胎,迷信双胎是野兽所在,预示着灾祸将至,必杀其一以为禳灾;布农人禁忌私生子,通常把私生子抛弃荒郊野外;阿美人生产禁忌男人与寡妇窥视,婴儿禁忌父亲怀抱。

宗教意义

避祸远害:禁忌是高山族慑于大自然的威力而采取的避祸远害的消极手段,旨在避免不可觉察的危险,特别是死亡的发生。

社会道德:通过强制性的恪守这些禁规,维护生产、祭祀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道德,不受影响和干扰。

历史传承

盘点:高山族的禁忌,必须收藏起来

原始宗教信仰:高山族保留了原始宗教信仰,崇拜精灵和各种自然神,盛行巫术,这些信仰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禁忌习俗。

汉文化影响:接触汉文化后,高山族的服饰、生活习惯等逐渐发生变化,但一些传统的禁忌习俗得以保留。

文化传承

社会教育: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高山族的禁忌习俗逐渐被更多人所了解,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保障:一些禁忌习俗在法律上得到保护,确保高山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社会的适应

文化融合:一些传统禁忌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适应和改变,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需求。

旅游发展:高山的禁忌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高山族的禁忌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这些禁忌不仅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了解和尊重这些禁忌,可以更好地理解高山族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播种祭、平安祭、阿立祖祭、丰年祭、竹竿祭、猴祭与大猎祭、矮灵祭、船祭、飞鱼祭等。这些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基本上是以祭祀典礼的形式而出现的。

高山族的饮食习惯具有以下特点:

1. 主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高山族主要以稻米为日常主食,辅以薯类和杂粮,如粟、旱稻、玉米等。不同地区的高山族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大多数都喜欢将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

2. 蔬菜来源广泛:高山族的蔬菜主要依靠种植和采集,常见的蔬菜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他们普遍喜爱食用生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

3. 肉类来源多样:高山族的肉类主要来源于饲养的家畜、家禽,以及捕鱼和。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他们不食动物的头和尾,在祭仪、出猎、丧葬等特殊场合禁忌食鱼。

4. 烹饪方法多样:高山族的烹饪方法通常分为炊煮、烧烤、蒸馏三种。无论是大米、玉米还是芋薯等主食,一般都加水煮成干饭或稀粥,鱼肉也常以煮食为主。他们平时很少用蒸食法,只有在喜庆的节日或隆重的祭祀仪式上,才将糯米、黏小米蒸制成米糕。

5. 饮酒文化盛行:在高山族的饮食文化中,酒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阿美人之外,其他高山族族群几乎都嗜好饮酒。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到处可以闻到酒的醇香。大凡婚礼、分娩、节庆以及宗教祭祀,无不与酒紧密联系在一起。

高山族的音乐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山族音乐舞蹈的历史渊源

高山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如沈莹的《临海水上志》和《北史·流球传》等,反映了高山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善于歌舞的特点。

高山族音乐舞蹈的类型

拉手舞:是高山族最古老、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之一,具有集体参与、动作一致且规律、队形流畅、团队合作的特点。

杵舞:源于古时候人们用杵臼舂米的生产实践,后来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甩发舞:是雅美妇女传统的舞蹈,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展现了高山族妇女的热情奔放和青春活力。

高山族音乐舞蹈的特点

集体性:高山族的舞蹈大多为集体舞,体现了他们劳动生产的集体性。

现实性:舞蹈以模拟反映和再现捕渔、、农耕等生产生活的动作、场景为主,具有鲜明的原始舞蹈色彩。

多样性:由于高山族支系较多,表现在歌舞上的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如阿美人的丰收舞、雅美人的甩舞等。

高山族音乐舞蹈的文化价值

高山族的音乐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他们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歌舞,高山族人民抒发情感、赞美劳动、庆祝丰收,并在祭祀等仪式中用歌舞来“娱神”,祈求神灵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