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守岁的古诗大全集 守岁的意义

小编

守岁是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之一,象征着辞旧迎新,全家团聚。许多古诗中都描绘了守岁的情景和意义。以下是关于守岁的古诗及其意义。

《守岁》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的《守岁》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守岁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年华的珍惜,鼓励人们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除夜》 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史青的《除夜》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守岁的意义,即告别旧岁,迎接新年。诗中透露出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和对过去一年的感慨。

《共内人夜坐守岁》 徐君倩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绘了守岁时的温馨场景,夫妻两人在除夕夜守岁,共享天伦之乐,期待新年的到来。诗中充满了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守岁》 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杜甫的《守岁》通过描写守岁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辞旧迎新

守岁象征着辞旧迎新,告别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家庭团聚

守岁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在一起共度除夕夜,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祈福迎祥

守岁过程中,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祈福活动,如燃放鞭炮、贴春联等,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传承文化

守岁习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讲述家族故事、传承家族文化,人们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守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意义。通过守岁,人们不仅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对过去一年的感慨,还增强了家庭团聚的氛围,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守岁是中国传统习俗,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描绘了这一节日的景象。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守岁古诗:

1. 苏轼《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2. 杜甫《守岁》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烈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3. 孟浩然《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 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 史青《除夕》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6. 白居易《客中守岁》

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7. 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8. 李世民《守岁》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9. 张说《岳州守岁》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

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10. 薛泳《青玉案·守岁》

一盘消夜江南果。吃果看书只清坐。

罪过梅花料理我。一年心事,半生牢落,尽向今宵过。

此身本是山中个。才出山来便希差。

手种青松应是大。缚茅深处,抱琴归去,又是明年话。

守岁,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指在除夕之夜,人们彻夜不眠,等待新年的到来。这一习俗不仅象征着辞旧迎新,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俗情感。守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辞旧迎新:守岁标志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人们通过通宵不眠的方式,告别过去的一年,迎接新年的到来。

家庭团聚:守岁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度除夕之夜,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关于守岁的古诗大全集 守岁的意义

祈求平安:守岁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平安、健康的渴望,通过守岁,人们祈求新的一年平安无事、吉祥如意。

传承文化:守岁习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讲述家族故事、传承家族文化,人们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珍惜时光:守岁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有限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光阴,把握当下。

守岁这个习俗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根据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除夕之夜,人们会相互赠送礼物,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