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由来有什么相关传说?

小编

除夕夜,这个充满团圆与喜庆的夜晚,承载着中国人对新年最深的期盼。关于它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有的驱邪避灾,有的祈福纳祥,每一个故事都像一盏温暖的灯笼,照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兽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祸害人间。它凶猛异常,见人就咬,见庄稼就毁。人们害怕极了,只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后来,一位白发老人告诉大家,“年”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开始在门上贴红纸、挂灯笼、放鞭炮。果然,“年”被吓跑了。从此以后,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灶王爷的故事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监督员”,负责记录每家每户的善恶行为。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上天汇报。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灶神,供奉糖果和糕点。到了除夕夜,灶王爷会带着玉帝的旨意回到人间。人们为了迎接他,会打扫房屋、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守岁的习俗

除夕夜的由来有什么相关传说?

古时候有个叫“祟”的小妖怪,专门在除夕夜摸小孩的头,让孩子生病发烧。为了对付它,父母们整夜不睡,点灯守候在孩子身边。后来人们发现,“祟”怕铜钱和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于是每到除夕夜,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驱邪避灾,“守岁”也成了家人团聚、祈福安康的重要传统。

饺子的来历

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百姓耳朵冻伤严重,便用面皮包上药材和羊肉煮成“娇耳汤”分给大家吃。后来人们模仿这种做法包饺子吃。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除夕夜吃饺子也寓意着招财进宝、吉祥如意。

贴福字的由来

明朝时有个皇帝喜欢微服私访。一次除夕夜他路过一户人家门口时摔倒了。主人赶紧扶他进屋并热情款待他吃饭喝酒暖身子还送了他一件新衣服穿回家去临走前皇帝问主人有什么愿望主人说只希望全家平安幸福皇帝便写了一个“福”字送给他后来这家人果然事事顺利从此贴“福”字成了除夕夜的习俗。

这些传说虽然简单却饱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无论是驱赶年兽还是祭拜灶神无论是守岁还是吃饺子每一个习俗背后都是对平安团圆的美好期盼而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故事让除夕夜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成为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