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是婚姻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涵盖了从双方家庭商议到最终举行订婚仪式的各个环节。以下将详细介绍订婚的流程礼数和商定吉日告知亲友的相关事宜。
男方准备上门提亲
男方需携同父母(部分地区还需媒人)前往女方家中,表达诚意与尊重,正式提出联姻之意。礼物准备包括传统三样礼(烟酒茶叶)和当地特产、女性滋补品、护肤品及老人营养品。
这一环节不仅是形式上的拜访,更是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重视的体现。准备充分的礼物也能显示出男方家庭的细心与关怀。
订婚仪式流程
订婚仪式上,男方给女方亲戚小孩发放红包,双方父母则给予新人红包,传递祝福。佩戴首饰、签婚书、合影留念、切蛋糕、开席与敬酒等环节也必不可少。
这些环节不仅具有传统意义,还能让亲朋好友见证新人的幸福时刻,增加仪式的庄重感和纪念价值。
场地布置方案
背景与迎宾、红桌布与婚书、甜品与饮料、喜蛋与摆件等布置方案,营造出喜庆氛围。精心布置的场地不仅能提升订婚仪式的整体美感,还能让宾客感受到新人的用心和热情。
回礼与红包
女方准备回礼,如护肤品、丝巾等,以表达对男方家庭的尊重与感谢。男方为女方亲友小孩及女方本人准备红包,寓意吉祥。回礼和红包是订婚礼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双方的礼貌和对亲友的尊重。
选择吉日
男方应请专业人士推算吉日,并与女方协商确定最终日期,确保双方皆能满意。选择吉日是订婚流程中的重要一步,吉日的选择不仅符合传统习俗,还能为订婚仪式增添吉祥寓意。
告知亲友
订婚日期确定后,男方家庭应通过各种方式告知亲朋好友,包括发送请柬、短信、微信等。及时告知亲友订婚日期,不仅能让他们提前安排时间参加,还能增加订婚的正式感和仪式感。
社交媒体分享
现代人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订婚的喜悦,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分享不仅能让更多人分享新人的喜悦,还能增加订婚的曝光度和纪念价值。
订婚流程礼数涵盖了从男方提亲、订婚仪式到场地布置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传统意义和现代感。商定吉日并告知亲友是订婚流程中的重要步骤,确保订婚仪式的顺利进行和亲朋好友的参与。通过精心准备和合理安排,订婚仪式不仅能成为新人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也能让亲朋好友感受到新人的幸福和喜悦。
订婚是婚姻的重要仪式,各地有不同的习俗和禁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订婚禁忌:
1. 忌订婚日子不吉利:订婚应选在吉利的日子进行,如黄道吉日、纪念日、节假日等,以讨个好兆头。
2. 忌迟迟不定:订婚不应拖延太久,以免给对方带来不安和不确定感,影响双方感情。
3. 忌不沟通:订婚宴上需对婚礼、彩礼、嫁妆等问题进行初步商讨,不能由一方单方面决定,应结合两家人意见。
4. 忌过度攀比:订婚宴不应过度攀比,应根据双方经济实力和家庭情况来确定,避免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5. 忌争吵:订婚过程中应保持和谐,避免因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影响双方家庭关系。
6. 忌礼物单数:订婚礼物的数量应为双数,寓意成双成对、双喜临门。

7. 忌说“再见”:部分地区有订婚宴结束不说“再见”的习俗,认为双方已有婚约,不宜说“再见”,以免带来不好的兆头。
8. 祭祖时不可为所欲为:在有些地区,订婚时女方需跟随男方祭拜祖先,女方应注意态度,遵循对方家的风俗习惯。
9. 订婚女方不可踩门槛:女方在订婚时应注意不要踩门槛,以免有“对婚姻不好”的寓意。
订婚和结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地位:订婚是一种民间习俗,不具备法律效力,而结婚是法律认可的婚姻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
2. 婚姻关系:订婚只是约定婚姻关系,尚未正式成立夫妻关系,而结婚则是正式确立夫妻关系。
3. 经济关系:订婚期间,双方经济独立,财产属于婚前财产;结婚后,收入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4. 仪式规模:订婚仪式相对简单,通常只邀请亲近的亲友;婚礼则是大型社交活动,邀请的宾客范围更广。
5. 戒指佩戴:订婚戒指通常由男方单方面购买,佩戴在女方左手中指,象征即将结婚;结婚戒指则在婚礼上由双方交换,佩戴在无名指上,象征夫妻间的永恒。
商定订婚吉日是订婚筹备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步骤和建议,帮助您和伴侣选择合适的订婚日期:
1. 双方家庭商议:双方家庭应共同商议订婚的日期。可以参考传统黄道吉日、双方的生日或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期。
2. 考虑传统习俗:根据传统习俗,选择黄历上的“宜嫁娶”、“订盟”、“纳采”等吉日。避开标注有“诸事不宜”的日子。
3. 结合生肖和生辰八字:可以请专业的命理师或熟悉命理的长辈,根据新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推算出一个与两人命理相符的日子。
4. 选择双数日期:在中国文化中,双数代表着成双成对、吉祥如意,因此很多人会倾向于选择双数日期来订婚。
5. 考虑特殊纪念日:可以选择恋爱纪念日或初次见面纪念日作为订婚日,这样富有纪念意义。
6. 结合季节和节日:选择在春季、夏季、秋季或冬季订婚,可以根据双方的喜好和实际情况来决定。选择在情人节、七夕节或圣诞节等节日订婚,可以借助节日的氛围,让订婚仪式更加甜蜜和喜庆。
7. 避开不利日子:避免选择在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清明、盂兰节、重公等传统“鬼节”)以及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订婚。
8. 尊重双方父母:选订婚的日子一般都是尊重双方父母的意见,订婚也是一件大事,老人们都会比较在意,所以选订婚的日子最好和双方父母一起商量再决定。
9. 考虑实际可行性:选择的吉日应兼顾双方老人和亲朋好友的时间,确保他们能够参加。避免因为订婚而影响到双方的工作计划。
10. 尽早确定:尽早确定订婚日期,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筹备,避免临时更改日期带来的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