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重阳节怎么过 为何重阳节都会吃羊肉

小编

福州重阳节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其中吃羊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这些习俗和原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节日。

登高祈福

登高是福州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福州人会在乌山、大庙山等地登高,寓意节节高升和消灾免难。登高不仅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还象征着人们希望通过攀登高处来摆脱困境,祈求健康和长寿。

吃九重粿

九重粿是福州重阳节的传统糕点,用米浆和红糖制成,共有九层,寓意节节高升和登高消灾。九层粿不仅美味,还富含文化内涵,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放纸鹞

放纸鹞(风筝)是福州重阳节的另一个特色习俗。人们会在山顶放飞风筝,寓意着让“灾殃”随风而去。放纸鹞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带有驱邪避灾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祭祖

福州重阳节有祭祖的习俗,人们会在祖先墓前焚香祭拜,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祭祖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是一种感恩和祈求好运的方式。

谐音寓意

“羊”与“阳”谐音,羊肉面中的“面”与“绵”谐音,因此吃羊肉面寓意着“阳寿绵长”,希望生命长久、健康长寿。这种谐音寓意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美好愿望。

季节与养生

重阳节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时秋天天气渐凉,羊肉性温,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可以御寒保暖。食用羊肉不仅符合秋冬季节的养生之道,还能增强体质,适应季节变化。

传说故事

相传古代名医张仲景在重阳节用羊肉和面条做成美食,帮助乡亲们御寒,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这些传说故事为重阳节吃羊肉增添了文化色彩和历史底蕴,使其更具传统意义。

福州重阳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包括登高祈福、吃九重粿、放纸鹞和祭祖等。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福州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寄托了他们对家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而重阳节吃羊肉的习俗则源于谐音寓意、季节与养生的需要以及传说故事,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文化现象。

福州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1. 登高:福州人喜欢在重阳节登高望远,寓意着节节高升和消灾免难。常见的登高地点有乌山、于山和大庙山等地。

2. 放风筝:福州人称风筝为“纸鸢”,在重阳节放风筝,寓意着驱灾避祸。如果风筝断了线,意味着烦恼和病痛也随之而去。

3. 吃九重粿:九重粿是一种特制的糕点,共有九层,象征着节节高升和登高消灾。福州人在重阳节会吃这种糕点,寓意着健康长寿。

4. 祭祖:重阳节也是祭祖的重要日子,福州人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

5. 敬老:重阳节也被视为敬老节,福州人会在这一天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关爱,倡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吃羊肉的习俗主要起源于北方,具体起源于哪个朝代尚无确切的文献记载。这一习俗在汉代已经有所体现。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宫中在九月九日有佩戴茱萸、食用蓬饵(一种糕点)和饮用菊花酒的习俗,这些活动都与祈求长寿和健康有关。而羊肉因其温补的特性,适合在秋冬季节食用,逐渐成为重阳节的传统食物之一。

除了福州,中国其他地区的重阳节习俗各具特色,以下是一些地区的习俗:

1. 上海:豫园举办菊花会,评选新巧、高贵、珍异的菊花。

2. 浙江: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桐庐县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福州重阳节怎么过 为何重阳节都会吃羊肉

3. 江西:婺源县篁岭举办晒秋节,展示秋季丰收的景象。

4. 安徽:铜陵县举办龙烛会,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5. 云南:昆明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活动。

6. 湖北: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所酿之酒清洌且久藏不坏。

7. 四川:南溪县读书人于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蒸酒,制醪糟。

8. 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