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日期
2024年5月15日
黄历信息
干支:甲辰年、己巳月、己卯日
生肖:属龙
冲煞:冲鸡(癸酉)煞西
吉神宜趋:天恩、母仓、月恩、四相、阴德、时阳、生气、普护、五合
凶神宜忌:灾煞、天火、地囊、元武
宜忌活动
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开市、交易、立券、安床、出行、拆卸
忌:纳畜、入宅、移徙、安葬、探病、伐木、上梁、安门、入殓、动土
宜
祭祀:适合进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祖先保佑。
祈福:适合进行祈福活动,以求得平安和好运。
求嗣:适合求嗣,有助于家庭繁衍后代。
开光:适合进行开光仪式,以求得神灵保佑。
交易:适合进行交易活动,有利于商业合作。
忌
纳畜:不宜进行纳畜活动,以免影响家庭财务。
入宅:不宜搬入新家,以免影响家庭和谐。
移徙:不宜进行移徙活动,以免影响家庭稳定。
安葬:不宜进行安葬活动,以免影响家庭运势。
探病:不宜探病,以免影响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伐木:不宜砍伐树木,以免破坏自然生态。
子时(23:00-01:00)
冲马:煞南,吉神宜趋,适合进行祈福、求嗣、订婚、嫁娶、求财、开市、交易、安床等活动。
丑时(01:00-03:00)
冲羊:煞东,吉神宜趋,适合进行祭祀、祈福、求嗣、斋醮、订婚、嫁娶、安葬等活动。
寅时(03:00-05:00)
冲猴:煞北,吉神宜趋,适合进行求嗣、订婚、嫁娶、出行、求财、开市、交易、安床等活动。
卯时(05:00-07:00)
冲鸡:煞西,吉神宜趋,适合进行修造、入宅、安葬等活动。
辰时(07:00-09:00)
冲狗:煞南,吉神宜趋,适合进行祭祀、祈福、斋醮、订婚、嫁娶、出行、求财等活动。
巳时(09:00-11:00)
冲猪:煞东,吉神宜趋,适合进行赴任、出行、见贵、求财、嫁娶、入宅、移徙、求嗣等活动。
午时(11:00-13:00)
冲鼠:煞北,吉神宜趋,适合进行祈福、订婚、嫁娶、开市、交易、安床、求财等活动。
未时(13:00-15:00)
冲牛:煞西,吉神宜趋,适合进行祭祀、祈福、斋醮、求嗣、订婚、嫁娶、出行、求财等活动。
申时(15:00-17:00)
冲虎:煞南,吉神宜趋,适合进行赴任、出行、求财、见贵等活动。
酉时(17:00-19:00)
冲兔:煞东,吉神宜趋,适合进行求嗣、订婚、嫁娶、求财、开市、交易、安床等活动。
戌时(19:00-21:00)
冲龙:煞北,吉神宜趋,适合进行祭祀、祈福、斋醮、订婚、嫁娶、出行、求财等活动。
亥时(21:00-23:00)
冲蛇:煞西,吉神宜趋,适合进行祈福、求嗣、订婚、嫁娶、求财、开市、交易、安床等活动。
2024年四月初八是一个黄道吉日,适合进行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开市、交易、立券、安床、出行、拆卸等活动。需要注意的是,纳畜、入宅、移徙、安葬、探病、伐木、上梁、安门、入殓、动土等活动不宜在这一天进行。各时辰的吉凶也有所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时辰进行活动可以更好地趋吉避凶。
根据黄历选择适合的黄道吉日进行婚礼筹备,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一:了解黄历的基本概念
黄历:黄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记录了每天的宜忌、吉凶、干支、五行等信息,是选择吉日的重要参考。
黄道吉日:黄道吉日是指黄历中标注为适合举行婚礼、祭祀等喜庆活动的日子。
步骤二:选择结婚吉日的原则
1. 避开凶日:如三娘煞、杨公忌、月破、月煞等不吉利的日子需避开。
2. 选择宜嫁娶的日子:黄历上标注有“宜嫁娶”、“成亲”等吉事的日期。
3. 根据新人属相选择相配的日子:不同属相有相冲相合的关系,选择与其属相相配的日子有利于婚姻和谐。
4. 考虑天气因素:选择天气晴朗、适宜户外活动的吉日,避免因天气影响婚礼。
步骤三:具体选择方法
1. 查阅万年历:万年历上标注了各个日期的吉凶宜忌,可以根据需要查找适合结婚登记的吉日。
2. 请教专业人士:如易经专家或风水师,根据准新人的生辰八字和属相,择取出符合要求的黄历吉日。
3. 使用婚庆APP或网站:市面上有专门针对婚庆日期选择的APP或网站,通过输入准新人的信息,即可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黄历吉日。
步骤四:综合选日法
1. 先确定避讳的日期:如三娘煞、月月建日、节气等。
2. 再根据新人属相、五行、吉神等因素筛选出多个备选吉日。
3. 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新人的工作、生活等实际情况,避免因吉日而影响正常生活。
步骤五:注意事项
1. 提前查询,避免临时仓促。
2. 考虑天气状况:雨雪天气不适合举办婚礼。
3. 尊重双方家长意见:争取他们的同意和支持。
4. 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避免过度迷信。
黄历中的“宜”和“忌”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其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以下是黄历对现代生活影响的几个方面:
日常生活参考
活动安排:许多人在安排重要活动如婚期、出行、开业等时,仍会参考黄历中的宜忌事项,以寻求吉祥和顺利。
健康与生活习惯:黄历中的一些宜忌事项,如“宜早睡早起”、“忌熬夜”,与现代健康理念相符合,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健康。
文化传承
传统习俗:黄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通过学习和研究黄历,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节日庆典: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很多家庭会依据黄历的指导来安排庆祝活动,保持文化传承。
心理慰藉
心理安全感: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仍然信奉黄历,认为遵循黄历中的指导能够带来好运和吉祥,增强了心理的安全感。
生活仪式感:遵循黄历中的某些宜忌,或许能成为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生活仪式感,让人们在忙碌之余,找到与自然、文化传统和谐共处的方式。
辅助决策
农业与商业决策:在农业生产和商业决策中,人们可以结合黄历中的天时地利等因素,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计划和策略。
风水与建筑:黄历与风水的关系密切,二者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风水文化中,空间的布局与环境的选择也需参考黄历的指引。
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主要节日是浴佛节,也称为佛诞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以下是关于浴佛节的详细介绍:
浴佛节的起源和意义
浴佛节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据传,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九龙吐水为其沐浴,因此后世佛教徒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浴佛仪式,以香水沐浴佛像,象征净化心灵和祈求智慧与福报。
浴佛节的庆祝活动
浴佛:在寺庙中,僧侣会用香汤为佛像沐浴,信众也会参与其中,象征性地洗涤自己的心灵。
斋会:信众会聚集在寺庙中,进行诵经、吃斋等活动,增进对佛教的理解和修行。
放生:一些信众会选择在这一天放生,以积德行善。
拜观音求子:民间还有在浴佛节前后拜观音求子的习俗。
拜药王:一些地方会有拜药王的活动,以求健康和平安。
浴佛节的历史背景
浴佛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这一节日逐渐在各地流行开来。在中国,浴佛节的庆祝活动始于东汉时期,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至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