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含义 此节气收清露愈百病止消渴

小编

白露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天气逐渐转凉。以下将详细介绍白露节气的含义、气候特点、农事活动、传统习俗和养生建议。

定义和日期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通常在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暑热基本结束,天气逐渐转凉,早晨草木上出现露水。

气候特点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夜间凉爽,白天气温仍较高。这是因为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频繁。

露水在清晨时分凝结成白色的露珠,这是白露节气的典型特征。

干燥和温差大

白露时节,空气中的水分减少,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裂等症状,这被称为“秋燥”。

昼夜温差较大,白天中午气温较高,但夜晚气温下降明显,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秋燥的预防

预防秋燥的方法包括多食梨、百合、银耳等润燥食物,适当饮用蜂蜜水、菊花茶等。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环境中。

收割和播种

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

华北地区进入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开始收获,同时准备播种小麦。

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也在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

农作物管理

白露时节,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

华北地区要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

收清露

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认为秋露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眼疾,令人延年不饥,止消渴。

清晨收集露水,静置之后可用以擦眼、烹茶、煮酒。

饮白露茶

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消除积食的功效,深受老茶客喜欢。

吃龙眼和祭禹王

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认为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以求庇佑风调雨顺。

防寒保暖和防秋燥

白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足部保暖。

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多吃梨、百合、银耳等润燥食物。

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作息

建议每天坚持慢跑、快走、游泳等运动,增强免疫力。

保持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损伤机体免疫力。

白露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干燥。各地有丰富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如收清露、饮白露茶、吃龙眼和祭禹王。养生方面,应注意防寒保暖和防秋燥,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作息。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适应白露时节的气候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以下是一些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

1. 收清露:在白露节气,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人们会在清晨时分收集树叶或花瓣上的露水,用以煎服或泡茶,认为这样可以延年益寿。

2. 饮白露茶: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茶味甘醇。

3. 祭禹王:在江苏太湖畔,每年白露时节都会举行祭禹王的香会。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渔民们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4. 吃龙眼:在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习俗。龙眼被认为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白露时节食用龙眼被认为可以大补身体。

5. 啜米酒:在湖南资兴等地,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6. 采十样白:在浙江温州等地,白露时节有采集“十样白”(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的习俗,用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

白露节气适合吃以下食物:

1. 梨: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

2. 龙眼:龙眼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3. 红薯: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

4. 莲子百合煲:莲子百合煲具有清润肺燥,止咳消炎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5. 柚子鸡:柚子鸡具有补肺益气,化痰止咳的功效。

6. 银杏鸡丁:银杏鸡丁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7. 核桃:核桃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可补肾、固精强腰、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8. 栗子:栗子富含多种营养,可以健脾养胃,补肾强筋。

9. 山药南瓜粥:山药南瓜粥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津液产生,常吃可以有效抵抗秋燥,还能止咳平喘,帮助消化。

10. 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粥有助于益气滋阴、润肺安神,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白露节气养生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起居调养

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规律,早睡可以养阴,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生发趋势。

注意保暖:白露后天气转凉,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应注意添加衣物,尤其是腹部、背部及足部要注意保暖,以防寒邪入侵。

饮食调养

滋阴润肺:秋季五行属金,主肺,肺为娇脏,易受燥邪侵袭。应多选择芝麻、雪梨、百合、荸荠、银耳、蜂蜜以及藕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

健脾润燥:饮食上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情志调养

宁心安神:秋季万物凋零,易使人产生悲秋之情。应重视情志调摄,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登高望远、爬山等,有助于开阔心怀,缓解秋悲。

运动调养

动静结合: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做到动静和谐。

白露节气的含义 此节气收清露愈百病止消渴

适当锻炼:运动不宜过于剧烈,避免阳气外散,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