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开始,天气逐渐转凉,露水越发浓重。在这个时节,饮用应景的桂花酒不仅应时应景,还能滋补身体,缓解秋燥。
白露茶
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季,茶叶充分吸收了阳光与营养,此时的茶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给人一种刚刚好的感觉,甘醇味深得老茶友的偏爱。
白露茶不仅味道甘醇,还能清热降火、润肺除燥,特别适合肝阳上亢、肝火犯胃的人群饮用。
白露米酒
在南方不少地区,白露时节有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米酒用糯米、高粱等谷物酿成,酒精度不高,每天适量喝一点对身体健康很有益。白露米酒不仅能补充身体中的有机能量,还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有一定的补元气去除寒气的作用。
原料准备
桂花:选择新鲜的金桂或丹桂,采摘后去除杂质,如花梗、树叶等。
白糖:根据个人口味准备适量冰糖,一般每500克桂花用200克左右的冰糖。
酒基:选择高度的清香型白酒为佳,如度数在50度左右的米酒或高粱酒。
制作步骤
1. 处理桂花:将新鲜桂花放在通风处晾干,注意不要在阳光下暴晒,以免影响香气。把晾干的桂花装入干净的纱布袋中,轻轻挤压,挤出一些花汁,让桂花更加紧实。
2. 装瓶:把准备好的玻璃容器洗净、晾干,确保无水分残留。先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冰糖,然后放入桂花袋,再倒入白酒,使白酒完全浸没桂花。
3. 密封保存:盖紧玻璃容器的盖子,确保密封良好。将容器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让桂花酒静置浸泡3个月以上,时间越长,味道越醇厚。
化痰散瘀
桂花酒有化痰散瘀、开胃醒脾、舒肝理气、活血益气和美容养颜的功效,饮用桂花酒对皮肤干裂、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和经闭腹痛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驱寒暖脾
桂花酒入肺和大肠经,对腹部经常热痛,或肾脏寒气上冲、肝脏气火上逆引起的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晕目眩、心悸烦躁不安、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痰涎咳喀不出等症状有良好疗效。
安神
经常饮用桂花酒可以消除沮丧、平衡身心情绪并缓和精神压力。
补肾益精
桂花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还有滋阴壮阳和补肾益精的功效,经常饮用不仅有助于美容养颜,还可以缓解老年人肾亏及小便不利等症状。
体质虚寒人群
桂花性温,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如经常手脚冰凉、胃寒胃痛等,适量饮用桂花酒可以帮助驱散体内寒气,缓解不适症状。
消化不良人群
桂花酒有一定的促进消化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来说,适度饮用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追求美容养颜人群
桂花酒中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好处。爱美的人士适量饮用,可能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保持肌肤弹性。
压力较大人群
在适度的情况下,饮用桂花酒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作用。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人可以偶尔小酌,舒缓情绪。
白露节气饮用桂花酒不仅应时应景,还能滋补身体,缓解秋燥。桂花酒的制作方法简单,适合多种人群饮用,具有化痰散瘀、驱寒暖脾、安神、补肾益精等多种功效。通过上述步骤,你可以自制一瓶美味的桂花酒,享受秋天的美好时光。
白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标志着天气转凉,露水凝结,带来了宜人的秋意。在这一天,各地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习俗:
收清露:在白露节气,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认为秋天的露水具有神奇的功效,可以用来泡茶、酿酒,甚至入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认为露水可以“令人延年不饥”,“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
饮白露茶:白露茶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深受老茶客喜欢。
吃番薯:在白露节气,民间有吃番薯的习俗。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的功效。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啜米酒:在白露节气,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有酿酒习俗,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江苏和浙江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
祭禹王:在白露节气,太湖畔的渔民会举行祭禹王的香会。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渔民们通过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吃龙眼:在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十样白: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会在白露节气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桂花酒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不仅是一种美酒,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桂花酒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的详细阐述:
历史渊源
古代文献记载:桂花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九歌》中提到“奠桂酒兮椒浆”,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用桂花酿酒。
汉代祭祀用途:在汉代,桂花酒主要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寓意延年益寿。
唐宋时期的流行:到了唐朝,桂花酒的酿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文人雅士喜爱的饮品。
明清时期的习俗:明清时期,桂花酒逐渐成为中秋节等节日的必备饮品,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文化背景
象征意义:桂花酒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富贵、吉祥和团圆的象征,常在中秋佳节等喜庆场合饮用。
药用价值:除了作为饮品,桂花酒还被认为具有药用价值,能够化痰散瘀、开胃醒脾。
文学作品中的赞美:许多文人墨客在诗歌中赞美桂花酒,如苏轼的《桂酒颂》,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地位。
在家中自制桂花酒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提供两种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使用新鲜桂花和糯米酒
1. 准备原料:
桂花:50克
白糖:50克
纯酿糯米酒:600克
2. 处理桂花:
新鲜桂花筛去杂质,去梗。
用打湿的厨房纸将桂花上的尘土擦净。
3. 腌制桂花:
装入容器中,加少许糖,腌渍数小时取出。
4. 混合酒液:
在糯米酒中加入桂花、白糖。
5. 密封保存:

密封好放置阴凉处,一般贮存60—90天左右,若能窖藏一年则可成佳酿。
方法二:使用干桂花和高度白酒
1. 准备原料:
干桂花:300克
糖:50克
52度泡植物料用酒:2.5L
2. 处理桂花:
将干桂花用少许白酒冲洗备用。
3. 混合酒液:
将干桂花、糖置入泡酒罐中。
4. 密封保存:
加盖密封,置阴凉干燥处浸泡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