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农事如何安排?白露节气天气怎么样?

小编

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中期,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增多。这个时期对农事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各地需要根据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白露农事如何安排?白露节气天气怎么样?

粮食作物管理

水稻:白露时节,水稻进入灌浆结实期,管理要点包括保持田间浅水层,促进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同时防止倒伏和早衰。适时排水晒田,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根系活力。适量追施穗肥和粒肥,以钾肥为主,辅以磷肥和氮肥,促进籽粒饱满和粒重增加。

玉米:玉米在白露后多处于灌浆期至成熟期,管理要点包括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导致籽粒不饱满。注意排水防涝,防止根系受损。适量追施磷钾肥,促进籽粒灌浆和成熟。密切关注玉米成熟度,适时收获。

蔬菜作物管理

茄果类:育苗最好在有地膜覆盖的大棚内进行。种子用温汤浸种法凉干播种。精细做畦,播后勤水分管理,以促进全苗壮苗。主要防治猝倒病。

绿叶蔬菜:种皮较厚要进行种子处理并浸透水催芽播种,苗床和生产用地要深翻晒白,精细做畦,播后勤水分管理,以促进全苗壮苗。主要防治猝倒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病虫害。

果树管理

柑橘:遇旱及时灌溉,结合树盘覆盖减少裂果。抹除晚秋梢,对果多的弱树可喷洒叶面肥1-2次。主要防治红蜘蛛、黑刺粉虱、蚧类及炭疽病。

杨梅:继续抓好抗旱防台工作,视旱情浇水保墒;进行秋季修剪工作,剪除枯枝与自根部及主干上发生的无效萌叶。主要防治蚧壳虫、天牛等害虫。

枇杷:以晾根、施花前肥为重点,以促进花芽充实、延长开花期、增强花果的防冻能力。主要防治第四代枇杷黄毛虫。

畜牧管理

水牛:此时是水牛长膘和繁殖的黄金季节,要及时抓好秋膘,做好配种繁殖工作。

长毛兔:做好秋繁工作,注意采取保温的措施,以免错过最佳的繁殖季节。

生猪: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防止高热症为特征的传染疾病发生。

山羊:做好羊痘疫苗预防接种。

气温变化

昼夜温差大:白露时节,昼夜温差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北方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可达8℃—16℃。

降温明显:白露后,气温下降速度加快,基本结束了夏季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

降水情况

华南地区:白露期间,华南地区降水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

北方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

对农业的影响

晚稻抽穗:白露时节,冷空气南下频繁,影响晚稻抽穗扬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低温冷害。

病虫害防治:白露时节,病虫害开始频繁活动,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白露节气标志着秋季的中期,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增多。各地需要根据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水稻和玉米的灌浆管理、蔬菜和果树的播种与修剪、畜牧的繁殖与防疫等。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白露节气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农民朋友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安排农事活动。

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热转凉,万物逐渐成熟。以下是白露节气期间常见的农事活动:

1. 收获水稻:白露时节,水稻成熟,农民们开始组织人力进行收割。

2. 插秧:白露也是插秧的季节,农民们在准备好的秧田中进行插秧,以确保水稻顺利生长。

3. 施肥:秋天是农田的休耕季节,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民们会在白露时节进行施肥,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4. 收获果实:许多水果在白露时节开始成熟,果农们会利用这个时机进行收获。

5. 种植蔬菜:白露时节气温适宜,湿度适中,是许多蔬菜的最佳种植季节。

6. 种植小麦:白露时节也是小麦的种植季节,农民们会选择优质品种的小麦进行播种。

7. 果树管理:包括修剪、施肥、采摘等,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8. 畜牧农事:天气转凉,养殖户需要抓好秋膘,做好配种繁殖工作,并注意采取保温措施。

白露农事活动对天气的依赖性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气温变化影响作物生长:白露节气标志着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这种气温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和成熟度。例如,气温下降可能导致一些喜温作物生长放缓,而耐寒作物则进入生长旺盛期。

2. 降水对农事安排的影响:白露时节,降雨量的多少和分布对农事活动有重要影响。过多的降雨可能导致田间积水,影响作物的收割和储存,甚至引发病虫害。相反,晴朗的天气有利于作物的成熟和收割。

3. 天气影响农事活动的安排:农民需要根据白露期间的天气情况来调整农事安排。例如,如果白露当天下雨,可能会打乱收割和播种的计划,导致作物霉变或影响播种质量。

4. 传统农谚的指导作用:许多传统农谚反映了农民对白露天气的观察和经验总结。例如,“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味着白露时节有露水,晚稻会有好收成。这些谚语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白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也蕴含着对健康、丰收的美好祈愿。以下是对白露节气传统习俗的详细介绍:

收清露

习俗介绍:在白露时节,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人们会在清晨时分,用盘子收集树叶或花瓣上的露水,用以煎服或泡茶,祈求健康长寿。

文化背景: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蕴含了他们对健康生活的美好追求。

祭禹王

习俗介绍:在太湖流域,每年白露时节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禹王香会。禹王,即治水英雄大禹,被当地渔民尊称为“水路之神”。

文化背景:通过祭祀活动,人们表达了对禹王治水功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来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的期盼。

吃龙眼

习俗介绍:在福建福州等地,白露节气有吃龙眼的传统习俗。龙眼被誉为“果中神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文化背景:在白露这一天食用龙眼,被认为可以大补身体,增强体质。龙眼还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饮白露茶

习俗介绍:白露茶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文化背景: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深受大家的喜爱。

采十样白

习俗介绍:在浙江温州一带,尤其是苍南、平阳等地在白露之日有采“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的习俗。

文化背景:“十样白”就是十种带“白”字的中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中草药,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

赏菊活动

习俗介绍:白露时节,菊花盛开,人们纷纷来到花园,赏花品茶,品味菊花的清香和品格,感受秋天的清新和淡雅。

文化背景:白露节气也被称为“菊花节”。在赏菊活动中,人们还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赏菊、赏秋、品茶、吟诗、写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