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长篇剧目《描金凤》是一部深受喜爱的传统曲目,讲述了明代万历年间苏州书生徐惠兰的曲折命运。以下是对该剧剧情的详细介绍。
故事背景
时代背景:该剧设定在明代万历年间,描绘了苏州书生徐惠兰因家贫向叔父借贷却遭凌辱,愤而自尽的悲剧。
社会背景:剧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官场腐败,徐惠兰的遭遇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
主要情节
起因:徐惠兰因家贫向叔父借贷,却遭凌辱,愤而自尽,被江湖术士钱志节相救。
发展:钱志节将其女钱玉翠许配给徐惠兰,并以家传御赐的描金凤作为定情之物。
高潮:徐惠兰被陷害入狱,临刑时被绿林好汉劫走。京中大旱,钱志节应诏求雨成功,得封高官,为徐惠兰申冤,终于逮住真凶马寿。
结局:徐惠兰应试,连中三元,授官与钱玉翠成婚。金继春因与徐惠兰貌相似,舍身替死,最终徐惠兰与钱玉翠完婚。
徐惠兰
性格特点:徐惠兰是一个心地善良、重情重义的书生,因家贫而遭受凌辱,最终因冤情昭雪而中状元。
命运:徐惠兰的遭遇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最终获得了幸福。
钱玉翠
性格特点:钱玉翠是一个勇敢、善良的女子,她对徐惠兰一见钟情,并赠以家传御赐的描金凤作为定情之物。
命运:钱玉翠在徐惠兰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最终与徐惠兰喜结连理。
金继春
性格特点:金继春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学子,他与徐惠兰结为金兰,并在徐惠兰被陷害时舍身替死。
命运:金继春的牺牲最终使得徐惠兰得以洗清冤屈,并与钱玉翠团圆。
文学价值
情节设计:剧情曲折复杂,充满了悬念和转折,展现了传统评弹的艺术魅力。
人物塑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表演风格
语言:苏州评弹的语言优美,富有地方特色,表演者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传达情感。
音乐:评弹的音乐伴奏丰富多样,配合表演者的说唱,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演出时间和地点
时间:演出时间一般为7月1日—15日,每天13:00—15:00。
地点:演出地点在虞山街道文体活动中心(报本街26号)。
票价
票价为惠民价2元。
《描金凤》通过徐惠兰的坎坷命运和钱玉翠、金继春的真情相助,展现了传统评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该剧不仅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是苏州评弹中的经典之作。
苏州评弹长篇剧目《描金凤》中的主要人物包括:
1. 徐惠兰:故事的主人公,姑苏书生,因家贫向叔父借贷却遭凌辱,愤而自尽,后被江湖术士钱志节相救,并与其女钱玉翠相许。
2. 钱玉翠:钱志节之女,钟情于徐惠兰,赠以家传御赐描金凤作为定情之物。
3. 钱志节:江湖术士,救徐惠兰并将其女相许,后成为护国军师。
4. 金继春:书生,与徐惠兰结为金兰,因貌相似而换监救兄。
5. 陈荣:徐惠兰的老仆,陪伴其赴开封途中,参与劫法场救徐惠兰。
6. 王云卿:徐惠兰的表兄,与徐甚相契,后被害死,导致徐惠兰被冤下狱。
7. 马刚:徐惠兰的姑父,镇南王,后奉旨出征。
8. 王氏:马刚的继室,安置徐惠兰于书房。
9. 马寿:马刚的义子,因怕徐惠兰承继家产而深夜行刺,误杀王氏内侄廷兰,后诬陷徐惠兰。
10. 洪奎良:地保,在踏勘中发现徐惠兰冤情,据理力争反被革职。
11. 董武昌:二龙山英雄,受钱志节之托劫法场救金继春。
苏州评弹《描金凤》的唱腔音乐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丰富的调式
苏州评弹《描金凤》的唱腔音乐多使用六声调式与七声调式,这种丰富的调式变化使得音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避免了长时间演唱中的单调感。
2. 独特的唱腔风格
《描金凤》的唱腔以细腻、柔美、婉转为主,声音通透、轻盈、洪亮。歌唱时注重音调的变化和运用,既有高昂激情的高音部分,也有委婉柔情的低音部分,使剧情和角色的情感更加生动传神。
3. 句末分割的乐句结构
评弹音乐中常见的句末分割手法,使得唱腔更加具有韵味,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江南特色。这种处理方式与吴语的语调密切相关,使得评弹音乐独具一格。
4. 多声部织体的运用
苏州评弹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琵琶与三弦,通过和声、对唱等手法来丰富音乐表达,增强演员的演唱效果。这种支声复调的运用,使得评弹音乐在表现内容上更加广泛且富有生命力。
5. 流派特色
《描金凤》的唱腔在不同流派中各有特色。例如,夏调唱腔音域最高,真假声结合演唱,风格鲜明;而杨调则以跌宕起伏的散板形式和句末顿挫分明的长拖腔为特点,表现出雄健、豪放的音乐风格。
苏州评弹《描金凤》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文化价值的作品,它不仅是苏州评弹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描金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详细分析:
历史背景
创作时间:《描金凤》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最早可见的刻本是光绪年间的版本。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讲述了苏州书生徐惠兰的曲折生活遭遇,以及他与钱志节、金继春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描金凤》展现了苏州评弹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细腻的说唱和丰富的情节设计,吸引了大量听众。它也是苏州评弹中著名的“五毒书”之一,因其“难说、难唱、难学方言、难起角色还有难用噱头”而闻名。
历史价值:作品反映了明清时期市民阶层的生活情景,揭示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败。
社会价值:《描金凤》通过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传递了传统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描金凤》不仅是一部艺术价值极高的苏州评弹作品,也是研究明清社会历史和江南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其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