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操场上,将男孩奔跑的身影拉得修长。他弯腰扶起摔倒的同学,拍了拍对方沾满尘土的衣角,笑容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个总被老师称为"小太阳"的男孩,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植根于骨血里的正义感——像破开乌云的晨光,纯粹得让人无法忽视。
赤子之心
男孩书包侧袋永远装着备用文具,当同学忘带橡皮时,他会默默推过去半块;食堂打饭发现有人插队,他清亮的声音总能穿透嘈杂:"请遵守规则。"班主任李老师记得,去年运动会4×100米接力,他主动替换扭伤脚的竞争对手,说"赢要赢得堂堂正正"。这种近乎天真的正直,像未经雕琢的水晶,每个棱面都折射着本真的光芒。
勇者之姿
校园后巷的欺凌事件改变了许多人的认知。当高年级学生围堵瘦弱的初一学生时,这个刚满十三岁的男孩竟挺身而出,用身体挡在施暴者面前。"住手!"他喝止的声音带着微微颤抖,却像出鞘的利剑划破阴霾。事后被问及是否害怕,他捏着擦破的校服袖口说:"如果没人敢站出来,黑暗就会越长越大。"
仁者之度
男孩的正义并非冰冷的教条。邻座女生因家庭变故成绩下滑,他连续三个月每天早到半小时,整理好两份课堂笔记;流浪猫误闯教室引发骚动时,是他脱下外套小心翼翼裹住受惊的小生命。这种带着温度的公道,像春日的溪流,既有冲刷顽石的力度,又保留滋润万物的柔情。
明镜之思
在"该不该举报作弊"的班会上,他的发言让全场寂静:"我们维护的不仅是规则,更是每个人公平奋斗的权利。"这种超越年龄的洞见,源自他每晚雷打不动的阅读习惯。《论语》《正义论》的批注密密麻麻挤在书页边缘,其中"君子坦荡荡"的铅笔划线格外深刻。
放学铃响起时,男孩正蹲在花坛边修补被风刮倒的"爱护花草"提示牌。阳光穿过他沾着草屑的发梢,在地上投出摇曳的光斑。或许真正的正义从来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就在这些细微的坚持里——像种子裂开土壤的脆响,像星辰遵循轨道的运行,安静而恒久地照亮着世界的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