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2025年日历 2025年二十四节气日历是什么

小编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5年即将来临。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一年里,让我们一起细数二十四节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2025年二十四节气日历,探寻每个节气背后的故事和习俗。

立春(2月4日)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我国北方大地逐渐回暖,农民开始忙碌春耕。立春时节,人们还喜欢举行踏青、放风筝等民俗活动,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雨水(2月19日)

雨水标志着春季正式开始,降水量逐渐增多。这个时节,大地开始变得湿润,农作物生长旺盛。雨水时节,人们喜欢吃汤圆、腌菜等美食,以祈求生活美满。

惊蛰(3月6日)

惊蛰,春雷乍响,蛰虫惊醒。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季,气温回升,农作物开始生长。惊蛰时节,人们要特别注意防雷、防虫。

春分(3月20日)

春分,昼夜平分,春意盎然。这个时节,大地一片生机,农作物生长迅速。春分时节,人们喜欢举行赏花、放风筝等活动,感受春天的美好。

清明(4月4日)

清明,春意正浓,万物复苏。气温回升,春耕播种进入关键时期。清明时节,人们纷纷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谷雨(4月20日)

谷雨,春末夏初,雨水充足。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农民忙碌于田间地头。谷雨时节,人们喜欢饮用茶水、采摘茶叶,以消除春困。

立夏(5月6日)

立夏,夏季开始,万物繁茂。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生长旺盛。立夏时节,人们喜欢举行斗鸡、尝鲜等活动,迎接夏天的到来。

小满(5月21日)

小满,夏收在望,农事繁忙。气温升高,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小满时节,人们喜欢品尝新麦、赏荷等。

芒种(6月6日)

芒种,麦收时节,农事繁忙。气温升高,农作物进入成熟期。芒种时节,人们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保障农作物生长。

夏至(6月21日)

夏至,夏至未至,酷热难耐。气温达到全年最高值,农作物生长旺盛。夏至时节,人们喜欢举行祭祖、避暑等活动。

十小暑(7月7日)

小暑,暑气渐盛,气温升高。农作物生长旺盛,农民忙碌于田间地头。小暑时节,人们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保障农作物生长。

十大暑(7月23日)

大暑,盛夏时节,酷热难耐。气温达到全年最高值,农作物生长旺盛。大暑时节,人们喜欢举行避暑、消暑等活动。

十立秋(8月7日)

立秋,秋意渐浓,天气转凉。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开始成熟。立秋时节,人们喜欢举行丰收庆典、尝新等活动。

十处暑(8月23日)

处暑,暑气渐退,凉风习习。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生长旺盛。处暑时节,人们喜欢举行祭祖、赏月等活动。

十白露(9月8日)

白露,秋意浓,天气转凉。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开始成熟。白露时节,人们喜欢举行采摘、品茗等活动。

十秋分(9月23日)

秋分,昼夜平分,秋意渐浓。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进入收获期。秋分时节,人们喜欢举行赏菊、尝鲜等活动。

十寒露(10月8日)

寒露,寒气渐浓,天气转凉。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进入成熟期。寒露时节,人们喜欢举行腌制、炖汤等活动。

十霜降(10月23日)

霜降,霜降降至,天气转冷。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进入收获期。霜降时节,人们喜欢举行炖汤、腌制等活动。

十立冬(11月7日)

立冬,冬季开始,寒风刺骨。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收获完毕。立冬时节,人们喜欢举行炖汤、炖肉等活动。

二小雪(11月22日)

小雪,雪花飘落,寒气渐浓。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进入收获期。小雪时节,人们喜欢举行腌制、炖汤等活动。

二十大雪(12月7日)

大雪,雪花纷飞,天气寒冷。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收获完毕。大雪时节,人们喜欢举行炖汤、炖肉等活动。

二十冬至(12月21日)

冬至,夜最长,日最短。气温最低,农作物收获完毕。冬至时节,人们喜欢举行团圆饭、祭祖等活动。

二十小寒(1月5日)

小寒,寒气逼人,天气寒冷。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进入储存期。小寒时节,人们喜欢举行炖汤、炖肉等活动。

二十大寒(1月20日)

二十四节气2025年日历 2025年二十四节气日历是什么

大寒,寒气逼人,天气寒冷。气温达到全年最低值,农作物进入储存期。大寒时节,人们喜欢举行炖汤、炖肉等活动。

2025年二十四节气日历,记录着一年四季的变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妙的节气世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传承中华文明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