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是怎么划分 不同的时辰别称是什么

小编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的传统。这种划分方式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生活提供了便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十二时辰是如何划分的,以及每个时辰的别称。

十二时辰的划分

1. 子时:子时指的是夜晚11点到凌晨1点,此时正值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2. 丑时:丑时指的是凌晨1点到3点,此时大地开始苏醒,人们进入梦乡。

3. 寅时:寅时指的是凌晨3点到5点,此时太阳尚未升起,但阳气逐渐上升。

十二时辰是怎么划分 不同的时辰别称是什么

4. 卯时:卯时指的是早晨5点到7点,此时太阳初升,万物复苏。

5. 辰时:辰时指的是上午7点到9点,此时人们开始忙碌一天的工作。

6. 巳时:巳时指的是上午9点到11点,此时阳光明媚,人们精神焕发。

7. 午时:午时指的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此时太阳高悬,人们休息片刻。

8. 未时:未时指的是下午1点到3点,此时人们继续忙碌,气温逐渐升高。

9. 申时:申时指的是下午3点到5点,此时人们稍作休息,准备迎接傍晚的到来。

10. 酉时:酉时指的是下午5点到7点,此时夕阳西下,人们开始准备晚餐。

11. 戌时:戌时指的是晚上7点到9点,此时夜幕降临,人们享受晚餐。

12. 亥时:亥时指的是晚上9点到11点,此时夜深人静,人们进入梦乡。

十二时辰的别称

1. 子时:夜半、子夜、夜分。

2. 丑时:鸡鸣、荒鸡、荒鸡时。

3. 寅时:平旦、鸡鸣、平明。

4. 卯时:日出、日出入、日初出。

5. 辰时:食时、早食、早时。

6. 巳时:隅中、日中、日正中。

7. 午时:日正、日中、日正午。

8. 未时:日昳、日昳时、日昳西。

9. 申时:日入、日入时、日夕。

10. 酉时:日沉、日沉时、日沉西。

11. 戌时:黄昏、日夕、日夕时。

12. 亥时:人定、人定夜、人定时分。

十二时辰的文化内涵

1. 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十二时辰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太阳、月亮、星辰等自然现象,以及人们的生活规律。

2. 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十二时辰的别称,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诗词、成语、民间故事等。

3. 促进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十二时辰的划分,有利于农业、商业、交通等方面的发展,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十二时辰的划分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还为我们了解古代生活提供了便利。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