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小编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五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它起源于何时,又有哪些传说故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

端午节起源于何时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广泛认可的是纪念屈原说。据史书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所灭,屈原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除了纪念屈原说,还有其他几种说法,如:

1. 纪念伍子胥说: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因直言进谏而被赐死。相传,伍子胥死后,其尸体被投入钱塘江,江水为之变色。为了纪念伍子胥,人们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

2. 纪念孝女曹娥说: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女,其父溺江而亡,曹娥哭祭江边,最终投江寻父。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人们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

3. 夏至说:有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至,因为夏至时节正是农作物成熟、丰收的季节,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便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1. 端午节与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江中划龙舟,以此驱散江中的鱼虾,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还投入粽子等食物,以供屈原的灵魂享用。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由来。

2. 端午节与伍子胥

相传,伍子胥死后,其尸体被投入钱塘江。为了纪念伍子胥,人们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并在江边燃放鞭炮、烧纸钱,以示哀悼。

3. 端午节与孝女曹娥

曹娥为了寻找溺江而亡的父亲,哭祭江边,最终投江寻父。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人们便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并在江边设立曹娥庙,供奉曹娥像。

4. 端午节与五毒

五毒是指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五种毒虫。相传,五月初五这一天,五毒最为猖獗。为了驱除五毒,人们会在家中挂艾草、菖蒲,以驱邪避毒。

5. 端午节与屈原的传说

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为了纪念屈原的文学成就,人们便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赛诗会、吟诵《离骚》等活动。

端午节起源于多种传说故事,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认可。在这一天,人们通过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等习俗,纪念先贤,祈求平安。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