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叫灯节 元宵节挂灯笼的由来

小编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独具特色的节日之一。每当夜幕降临,大街小巷都挂满了五光十色的灯笼,喜庆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元宵节为什么叫灯节?元宵节挂灯笼的由来又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个传统节日的魅力。

元宵节为何叫灯节?

1. 源于汉武帝祈求丰收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为了祈求丰收,下令在全国各地举行祭祀活动。当时,人们在祭祀过程中,将灯笼挂在树上,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元宵节被称为灯节,寓意着祈求丰收、光明和幸福。

2. 传承了古代灯会习俗

元宵节挂灯笼的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灯会的记载。到了汉代,灯会逐渐兴起,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元宵节作为灯节的代表,自然也就被称作灯节。

元宵节挂灯笼的由来

1. 寓意驱邪避疫

在我国古代,人们相信灯具有驱邪避疫的功效。在元宵节挂灯笼,既能增添节日氛围,又能驱邪避疫,保佑家人平安。元宵节挂灯笼的由来之一就是寓意驱邪避疫。

2. 喜庆吉祥的象征

灯笼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而灯笼的颜色多为红色,寓意着家庭幸福、事业顺利。在元宵节挂灯笼,既能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能增进邻里间的感情。

元宵节为什么叫灯节 元宵节挂灯笼的由来

3. 寓意团圆

灯笼在古代被视为团圆的象征。元宵节挂灯笼,意味着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在春节期间,人们忙于各种庆祝活动,元宵节则是家庭团圆的时刻。挂灯笼寓意着团圆,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元宵节挂灯笼的习俗

1. 挂灯笼

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各种各样的灯笼。这些灯笼有纸制的、布制的、竹制的,还有玻璃制的,色彩斑斓,造型各异。

2. 看花灯

元宵节晚上,人们会纷纷走出家门,观赏花灯。各地举办的花灯展览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还有猜灯谜、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3.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习俗。元宵寓意团圆,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吃元宵的还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元宵节挂灯笼的由来和习俗,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通过挂灯笼、看花灯、吃元宵等活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一优良传统,共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