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农历阳历表查询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步入21世纪,但回首过往,仍不禁对那个充满激情与变革的年代心生向往。1957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农历阳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1957年的农历阳历表。
1957年农历概述
1957年农历,即丁酉年,是农历的一个普通年份。这一年共有12个月,共计354天。农历新年(春节)在2月18日,立春在2月4日,夏至在6月21日,秋分在9月23日,冬至在12月22日。
1957年农历月份详解
1. 正月: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份,又称为“正月里来”。1957年正月共有31天,春节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共度佳节。
2. 二月:二月为农历的第二个月份,共有28天。这一月正值农历新年过后,人们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3. 三月:三月为农历的第三个月份,共有31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农耕的好时节。
4. 四月:四月为农历的第四个月份,共有30天。春耕春种已进入尾声,人们开始筹备夏收。
5. 五月:五月为农历的第五个月份,共有31天。夏至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生长旺盛。
6. 六月:六月为农历的第六个月份,共有30天。夏收季节,农民们忙碌于田间地头。
7. 七月:七月为农历的第七个月份,共有31天。酷暑难耐,人们纷纷寻找避暑之处。
8. 八月:八月为农历的第八个月份,共有31天。秋风送爽,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开始成熟。
9. 九月:九月为农历的第九个月份,共有30天。秋收季节,农民们收获满满。
10. 十月:十月为农历的第十个月份,共有31天。寒露时节,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开始准备过冬。
11. 十一月:十一月为农历的第十一个月份,共有30天。霜降时节,农作物逐渐进入收获期。
12. 十二月:十二月为农历的第十二个月份,共有29天。冬至过后,气温进一步降低,人们开始忙碌于筹备新年。
1957年农历节气一览
1. 立春:2月4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2. 雨水:2月18日,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
3. 惊蛰:3月6日,春雷乍响,蛰虫惊醒。
4. 春分:3月21日,昼夜平分,春光无限。
5. 清明:4月4日,祭祖扫墓,寄托哀思。
6. 谷雨:4月19日,雨润万物,农作物生长。
7. 立夏:5月6日,夏日来临,气温逐渐升高。
8. 小满:5月21日,麦穗渐满,农作物生长旺盛。
9. 芒种:6月6日,播种季节,农作物生长迅速。
10. 夏至:6月21日,白昼最长,夜最短。
11. 小暑:7月7日,暑气渐盛,人们注意防暑。
12. 大暑:7月23日,酷暑难耐,注意防暑降温。
13. 立秋:8月8日,秋风送爽,气温逐渐下降。
14. 处暑:8月23日,暑气消退,秋意渐浓。
15. 白露:9月8日,露水增多,天气转凉。
16. 秋分:9月23日,昼夜平分,秋意正浓。
17. 寒露:10月8日,露水变白,天气渐冷。
18. 霜降:10月23日,霜降来临,农作物逐渐成熟。
19. 立冬:11月7日,冬季来临,气温进一步降低。
20. 小雪:11月22日,雪花飘落,天气寒冷。
21. 大雪:12月7日,大雪纷飞,冬季更加寒冷。
22. 冬至:12月22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23. 小寒:1月5日,寒气逼人,注意保暖。
24. 大寒:1月20日,寒冷至极,迎接新的一年。
通过以上对1957年农历阳历表的解析,我们不仅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农历月份、节气,还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岁月如歌,愿我们珍惜当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