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第二天早上敬茶 结婚敬茶有哪些习俗

小编

结婚敬茶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象征着新人对父母的感恩和尊敬。以下是关于结婚敬茶的详细习俗和注意事项。

结婚第二天早上敬茶 结婚敬茶有哪些习俗

传统的敬茶时间

结婚敬茶通常在结婚第二天的早上进行。这一习俗源于古代的传统,现代人主要是为了致敬传统而延续下来的。在传统观念中,敬茶不仅是对父母的感恩,也是对家族长辈的尊重。第二天早上敬茶,时间上更为充裕,新人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参与。

前期准备

茶具选择:选择盖碗杯,避免寿字、青松翠柏等图案,选择喜庆的单色。

敬茶流程

新郎先敬茶:在新娘家完成敬茶仪式后,移师到新郎家,同样的敬茶给新郎家父母。

斟茶和姿势

斟茶:茶水不宜过满,以七分满为主。

改口费

红包准备:新人在敬茶后,双方父母都会为新人准备红包,这也叫改口费。

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敬茶仪式不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也是新人正式成为对方家庭成员的象征。这一仪式通过传统的礼仪,强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传承茶文化

敬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传统和观念。通过敬茶仪式,新人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也在现代婚礼中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

结婚敬茶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礼仪讲究。通过敬茶,新人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和尊敬,正式成为对方家庭的一部分,同时也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婚礼中,敬茶仪式仍然被广泛采用,并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使其更具时代感和个性化。

结婚敬茶时,新娘需要准备以下物品:

1.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盖碗杯等,数量根据双方长辈的到场人数安排。茶具的花色应避免寿字、青松翠柏等图案,选择喜庆的单色或素雅的花色。

2. 茶叶:可以选择普洱、铁观音或香片等传统茶叶。每杯茶中放入一对莲子和红枣,寓意早生贵子和鸿运当头。

3. 跪垫:一双红跪垫,供新郎新娘在敬茶时使用,以方便跪坐。

4. 红包:准备改口红包,用于在敬茶后向长辈表达感谢。

5. 其他物品:如托盘、一次性红杯子等,用于盛放茶水和辅助敬茶仪式。

结婚敬茶是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

1. 茶水不要倒太满:敬茶时,茶水应倒至七分满,避免过满溢出,寓意“茶满欺人”。

2. 避免单手上茶:敬茶时需双手持杯,以示对长辈的尊重。

3. 手指不能搭在杯口或浸入茶水:敬茶时,手指应避免接触杯口或茶水,以免不礼貌。

4. 茶具选择:避免使用白色或带有不吉利图案的茶具,最好选择红色或带有吉祥图案的茶具。

5. 茶水温度:茶水应适中,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烫伤长辈或失礼。

6. 敬茶姿势:敬茶时需双膝跪地,上半身成鞠躬状,双手将茶杯伸到父母胸前40公分的距离,方便父母接茶。

7. 改口红包:敬茶后,父母会给予改口红包,新人应双手接过表示感谢。

结婚敬茶习俗在中国各地有着丰富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敬茶的时间、仪式流程、所用的茶具和茶叶,以及敬茶的寓意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地区结婚敬茶习俗的概述:

南方地区

闽粤茶乡:婚礼上,新人向双方长辈和父母三鞠躬,次第敬茶,以谢养育之恩。新娘亲手泡茶、斟茶、双手捧茶,面带微笑,毕恭毕敬,一个一个敬过去。长辈会给新娘红包,表示认可。

浙江:举行婚礼时,有“三道茶”的仪式。第一道茶是白果茶,新郎新娘接过茶,双手捧着,对着神龛和公婆作一深揖,然后将茶碗往嘴唇边一触而过;第二道茶是莲子、红枣茶,与第一道茶相似;第三道茶是清茶,新郎新娘对着神龛,公婆作揖,夫妻俩面对面一饮而尽。

北方地区

江浙一带:重视“三茶六礼”的婚礼仪式,“三茶”指的是订婚、结婚、洞房三次沏饮的茶。现在部分地区仍有茶俗的影子,例如招待“未来女婿”的毛脚女婿茶,女方父母在女儿出嫁第二天用于招待亲家的亲家婆茶。

辽宁、内蒙古:有用茶作为定婚礼品的习惯,一般是一块4斤的茯茶。以茶作为聘礼,取的是其“不移植”的含义,用来寓意“不移志”,即祝福夫妇白头偕老。

西南地区

云南:新婚夫妇在婚礼当天需要对闹新房的人敬茶三杯。第一杯“苦茶”,茶叶烤出焦香,滋味苦涩;第二杯“甜茶”,茶叶、核桃、红枣加红糖,滋味甜蜜;第三杯“回味茶”,茶叶加蜂蜜、姜、花椒、桂皮等,甜、苦、辣滋味都有,回味无穷。三道茶寓意看宽人生起落,知足生活,也表达主客间关系的亲密无间。

贵州:侗族姑娘如果对父母包办的婚姻不满意,不愿出嫁,就用纸包一包干茶叶亲自送往男家,把茶叶包放在堂屋桌子上,转向即走,只要不被男家人抓住,婚约就算废除,此即所谓“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