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这个夏日的“高温杀手”,每年都会准时到来。它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们避暑降温的关键时刻。三伏天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又何时结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顾名思义,就是三个连续的伏天。伏天,源于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夏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伏天则是阳气最旺的时期。三伏天,即三个连续的伏天,分别称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农历来计算。具体来说,从夏至日起,每10天为一个伏天,共计30天。但由于夏至日并非固定的日期,因此三伏天的具体开始时间会有所不同。
三伏天的开始时间
根据农历计算,三伏天的开始时间通常在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庚日,即天干地支中的庚日,每10天出现一次。要确定三伏天的开始时间,首先要找到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然后往后数两个庚日,即为初伏的开始时间。
以2023年为例,夏至为公历6月21日,根据农历计算,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为6月24日,往后数两个庚日,即为7月13日,这一天就是初伏的开始。
三伏天的持续时间
初伏持续10天,中伏持续10天或20天,末伏持续10天。具体来说,中伏的长度取决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与第四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如果这两个庚日之间相隔20天,那么中伏就持续20天;如果相隔30天,那么中伏就持续10天。
以2023年为例,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7月24日,第四个庚日为8月13日,相隔20天,因此中伏持续20天。末伏的开始时间为8月14日,持续10天。
三伏天的结束时间
三伏天的结束时间通常在立秋后的第3个庚日。以2023年为例,立秋为公历8月7日,根据农历计算,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10日,往后数两个庚日,即为8月20日,这一天就是末伏的结束。

三伏天的气候特点
三伏天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天气炎热。人体容易中暑、感冒等疾病,因此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伏天的养生保健
三伏天养生保健,首先要注重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西瓜、黄瓜等。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还要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了解三伏天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个高温杀手。在这个时期,我们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