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序 如何正确排序二十四节气

小编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出了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正确排序二十四节气,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二十四节气的正确顺序。

立春

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万物复苏。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315°,气温逐渐回暖,大地开始解冻。

雨水

雨水,意味着春雨滋润大地,万物生长。太阳到达黄经330°,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逐渐增多。

惊蛰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冬眠的昆虫。太阳到达黄经345°,气温进一步升高,大地回春。

春分

春分,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太阳到达黄经390°,气温继续上升,万物生长迅速。

清明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太阳到达黄经360°,气温升高,降水量适中,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

谷雨

谷雨,雨量适中,有利于谷物生长。太阳到达黄经375°,气温进一步升高,春耕播种进入尾声。

立夏

立夏,夏天的开始,万物生长旺盛。太阳到达黄经45°,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

小满

小满,麦类作物开始成熟,夏收在望。太阳到达黄经60°,气温继续上升,农作物生长迅速。

芒种

芒种,麦子成熟,开始收割。太阳到达黄经75°,气温进一步升高,农作物生长旺盛。

夏至

夏至,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太阳到达黄经90°,气温达到全年最高,农作物生长旺盛。

十小暑

小暑,暑热天气来临。太阳到达黄经105°,气温持续升高,农作物生长旺盛。

十大暑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太阳到达黄经120°,气温达到全年最高,农作物生长旺盛。

十立秋

立秋,秋天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太阳到达黄经135°,气温开始下降,农作物进入成熟期。

十处暑

处暑,暑气渐消,秋意渐浓。太阳到达黄经150°,气温继续下降,农作物逐渐成熟。

十白露

白露,露水增多,天气转凉。太阳到达黄经165°,气温进一步下降,农作物逐渐成熟。

十秋分

秋分,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太阳到达黄经180°,气温继续下降,农作物逐渐成熟。

十寒露

寒露,露水变冷,天气转凉。太阳到达黄经195°,气温进一步下降,农作物逐渐成熟。

十霜降

霜降,霜冻开始出现。太阳到达黄经210°,气温继续下降,农作物逐渐成熟。

十立冬

立冬,冬天的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太阳到达黄经225°,农作物逐渐成熟。

二十四节序 如何正确排序二十四节气

二小雪

小雪,雪花开始飘落。太阳到达黄经240°,气温继续下降,农作物逐渐成熟。

二十大雪

大雪,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太阳到达黄经255°,气温进一步下降,农作物逐渐成熟。

二十冬至

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太阳到达黄经270°,气温达到全年最低,农作物逐渐成熟。

二十小寒

小寒,寒冷天气来临。太阳到达黄经285°,气温继续下降,农作物逐渐成熟。

二十大寒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太阳到达黄经300°,气温达到全年最低,农作物逐渐成熟。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二十四节气的正确顺序。这些节气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节气的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